操作

分享

评论

0

陈升学堂|茶马古道之五·进藏前的最后一站“迪庆”

2020-05-23 

  上期陈升学堂,我们讲到了茶马古道之大理、丽江,那里秀丽的山水,以及浓厚的茶文化底蕴,让我们对这两个地方都充满了向往之情。

  本期陈升学堂,为大家讲述茶马古道进藏前的最后一站——迪庆。这也是近期陈升学堂讲述茶马古道系列的完结篇。

  茶马古道上的迪庆地区,虽然山高水远,却是各民族和地区间通过古道进行以茶、盐为主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之地。自唐宋时期以来,这里经济、文化交流往来就已经很频繁。

  中甸县城是一个具有藏民风采的城镇,地处滇、川、藏三省交通要道,自唐代以来,就是“茶马互市”的主要场所,进出康藏商旅马帮均以此为交换贸易之地,留下了这里辉煌的一页。

  在茶马古道上,除了那些大山大河的气势磅礴给人以震撼外,那些昂然屹立着的古老建筑,尤其是雪域巍峨宏大的寺院和无比壮丽的建筑雕刻绘画艺术,它们神秘而又苍凉,更是深深地震撼和感染着人们的心灵。

  在中甸草原的尽头,有两山横亘,犹如大门半开,门内瑞土山突起,一座广阔宏大的建筑覆于其上,俨然一座山城。周边堵墙排列,褐窗密布,鳞次栉比的屋宇层层井然,上层金光灿烂,威严雄壮。

  早晨、傍晚院内传出阵阵钟鼓之声,显得无比的庄严,却又幽远而飘缈,这就是中甸松赞林寺。

  康熙元年,达赖五世奏请朝廷在康藏地区建立13大喇嘛寺,松赞林寺名列其中。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开始大规模扩建该寺。至雍正年间改名“归化寺”,寺庙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有1226名僧众的滇藏康边最大的喇嘛寺之一和黄教中心。

  松赞林寺的建筑、宗教文化和收藏阵列的经书,典籍、医学、雕刻、器皿和绘画等艺术品,均为珍贵文物,它既是藏文化的结晶,更是多元民族文化的荟萃。

  从最能体现雪域高原造型艺术的建筑看,它融汉藏等不同民族建筑的风格为一体。在大量的雕塑绘画艺术中,既有中原文化传统,又有印度、尼泊尔风格及西亚文化的强烈影响,充分反映了香格里拉走廊上各民族文化传统的相融并存。

  千百年来茶马古道驮出了一方经济的发展,驮出了异域文化的交融,它在历史上的作用,与丝绸之路异曲同工,都是非常重要的民族融合、经济发展之道。

  茶马古道的入藏门户——德钦,是一个藏传佛教和西方天主教共融的世界。这里不仅可以看到飞来寺、德钦林寺等喇嘛寺,还有清真寺和茨中天主教堂,这是多种宗教相生并存的和谐境地。

  在澜沧江大峡谷里,至今还有当年茶马古道留下来的诸多遗迹,如今的华丰坪村便是当年的驿站。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依然生生不息,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诸多愿想。

  经过岁月的洗礼,茶马古道的青石板上虽然布满了厚厚的青苔,但是当年古道上通过人背马驮衍生出来的文化,至今生生不息。假以时日,也定会历久而弥新。

  茶马古道系列结语:

  云南关山万里,古道斜阳的关缢锁住了通向各地的要道。穿越了云南几千年历史的马帮和遍及云南各地的茶马古道、古镇及多彩的民族文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有人说:“云南的经济文化交流是马帮用马驮出来的”。这话不无道理,千百年来茶马道上形成的大大小小集镇,不论是易武、鲁史还是云南驿、寺登街,既是茶与盐的始发地,又是马匹、药材、日用百货等的集散地。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历史规律,就是因茶兴而兴,因茶衰而衰。而茶的兴衰又是与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沧桑的巨变虽然使茶马古道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它对民族文化交流,在促进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将永存。

  注:文章根据相关资料整理而成,插图源自网络,仅供参考

  知识无价,乐在分享!本期陈升学堂就到这里,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下一期!

相关标签:茶马古道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新闻媒体或自媒体,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info@kongqueshuo.com    ,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孔雀说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孔雀说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孔雀说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评论列表
为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