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

分享

评论

0

家庭存放普洱茶的要点(湿气篇)

2020-08-12 

普洱茶,又名大乔木,作为中国历史名茶,起源可追溯到周朝。普洱茶嫩枝有微毛,顶芽有白柔毛。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


普洱茶主要有:下关沱茶凤凰沱茶普洱熟茶普洱生茶滇青

普洱生茶

普洱熟茶

凤凰沱茶

人工抽湿(建议慎用)

首先,我会将各种人工抽湿划分为两类:强制抽湿和动态抽湿。

强制抽湿其实就是对空间的水分和茶叶的水分进行强制吸除。要进行强制抽湿,需要一个现代化的工具:抽湿机。抽湿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热风将空气以及物体加温,以达到使物体本身水分的蒸发,然后回收到机内把水分冷凝。抽湿机能强效地把水分控制在一个比较低的范围值内,如果不间断地开抽湿机,能把一个较密闭的房间湿度降到5%。抽湿机对于茶叶的影响一般在于抽湿过程中的加热作用,使用时的处理要十分注意,不建议使用抽湿机进行强制抽湿。所以在此不对抽湿机处理的细节细说。

动态抽湿可以细分为空调抽湿、吸湿剂抽湿。动态抽湿对茶叶本身的湿度(水分)作用不大,主要还是降低空间环境的湿度。

空调抽湿

空调抽湿是利用空调对空间进行降温,从而令空间的水分冷凝,使湿度降低。空调抽湿是不能达到抽湿机那么低的湿度的,而且对物体本身没有太大的除湿效果。空调基本上每个家庭都有,但我也是不建议使用。首先对于空调的温差处理要十分仔细。第二就是空调是改变储存空间湿度,所以需要长期使用,耗能非常大。我试过24小时恒温房间温度4个月(横跨整个梅雨季节)测试茶叶变化,相对自然存放变化较慢。而且对于关空调后的缓冲处理要十分注意。

吸湿剂抽湿

一般我们能找到的吸湿剂有木炭、石灰、吸湿硅胶等。

木炭是一种天然的吸湿材料,可降低小空间内的湿度。木炭经济便宜,可循环使用,只要定期在太阳下暴晒就可以。但木炭的吸湿率是非常低的,对于湿度高的环境作用不大。

石灰也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吸湿材料,杭州龙井茶的保存很多就通过石灰来除湿。石灰吸水性强,但由于石灰(氧化钙)具有强腐蚀性,而且吸湿(潮解)过程会放热,所以使用起来要十分注意。

还有一种就是吸湿硅胶。说起这个名字大家可能觉得比较生疏。吸湿硅胶其实就是我们日常说的防潮珠。这东西化工原料店一般有卖。吸湿硅胶是一种方便卫生,吸湿性高的防潮剂。在一定的空间内(一个小纸箱)能把湿度降低到45%-75%之间(因为纸箱有一定的空气交换,所以湿度不会太低)。当空间湿度低于45%以下,吸湿硅胶会降低吸湿效力。如果在极小和密封的环境下(干燥坛),它又可以把空间湿度降低到3%左右。吸湿硅胶一般是蓝色的,吸水后会慢慢由蓝色变成无色,然后再变成粉红色。这时候就说明它失去作用了。通常情况下可以拿去扔掉(1个梅雨季节的时间吧),如果你有烤箱,可以把它用120度烤到变回蓝色继续使用。

以上是一些人工抽湿的研究,其实对于普洱茶的存放,只要能保持存放地的干净、干爽、无异味以及温差变化不要太大,自然存放即可。希望每个喜欢普洱茶的朋友能把自己的爱茶存放出好的效果。



普洱茶(学名:Camellia sinensis var. assamica),大乔木,高达16米,嫩枝有微毛,顶芽有白柔毛。叶薄革质,椭圆形,上面干后褐绿色,略有光泽,下面浅绿色,中肋上有柔毛,其余被短柔毛,老叶变秃;侧脉8-9对,在上面明显。花腋生,被柔毛。苞片2,早落。萼片5,近圆形,外面无毛。花瓣6-7片,倒卵形,无毛。雄蕊长8-10毫米,离生,无毛。子房3室,被茸毛;花柱长8毫米,先端3裂。蒴果扁三角球形。种子每室1个,近圆形,直径1厘米。(标本信息来自中国植物志)

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

普洱茶(学名:Camellia sinensis var. assamica),大乔木,高达16米,嫩枝有微毛,顶芽有白柔毛。叶薄革质,椭圆形,上面干后褐绿色,略有光泽,下面浅绿色,中肋上有柔毛,其余被短柔毛,老叶变秃;侧脉8-9对,在上面明显。花腋生,被柔毛。苞片2,早落。萼片5,近圆形,外面无毛。花瓣6-7片,倒卵形,无毛。雄蕊长8-10毫米,离生,无毛。子房3室,被茸毛;花柱长8毫米,先端3裂。蒴果扁三角球形。种子每室1个,近圆形,直径1厘米。(标本信息来自中国植物志)

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

相关标签:普洱普洱茶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新闻媒体或自媒体,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info@kongqueshuo.com    ,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孔雀说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孔雀说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孔雀说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评论列表
为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