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

分享

评论

0

南山白毛茶采制工艺

2020-08-12 


南山白毛茶历史悠久,明代茶农所创,因产自广西南山且全身布满雪白茸毛而得名。由于受南山山高多雾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南山白毛茶风味独特。那么南山白毛茶采制工艺如何呢?

南山白毛茶产地环境

南山白毛茶原产于广西横县南山,横县地处东经108°48’~109°37’,北纬22°08’~23°30’,北回归线以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部,南宁地区的东部,居郁江中游。横县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夏长冬短,无霜期长,少见冰雪。这些特点,最适宜于喜温作物的生长。是栽培种植茶树的理想区域。

南山白毛茶采制工艺

白毛茶采于春分至清明期间。采摘标准是,特级茶鲜叶标准为一芽一叶;1~2级茶标准为一芽二叶。通常,制500克特级白毛茶需采4.5万个左右芽叶。鲜叶进厂后及时进行拣剔,剔去紫色叶、病虫叶及其他杂质,保持芽叶大小和色泽均匀一致。主要的工艺分摊放、杀青、揉捻、初干、足干五道工序。

杀青和揉捻:杀青在斜锅内进行,当锅温达180℃左右,投入摊放叶500~800克,以抖炒为主,结合闷炒,后期降温,继续翻炒,达到杀匀杀透的目的。当叶质柔软,折梗不断,起锅散热,揉捻成条。

初干和足干:初干是白毛茶紧条显毫的重要工序。初干开始锅温120℃左右。当干度达五、六成干时,降低锅温至70~80℃,开始做形。先将茶叶理直成条,再将茶叶置于双手掌心用力搓揉、抛散。如此反复数次。当茶条紧结,有刺手感,干度约七成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至60℃左右,轻轻地搓揉,使茶条间,茶条与锅面之间相互摩擦,促使茸毫显露,色白如银。当干度达八、九成干时起锅摊凉,摊凉后再行足干。

南山白毛茶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紧细微曲,身披茸毫,色泽银白透绿,香气清高,伴有荷花芳香,汤色绿而明亮,滋味醇厚甘爽,叶底嫩绿匀整明亮。

南山白毛茶生产情况

2013广西横县南山白毛茶公司拥有茶园3000多亩。2016年,那阳镇南山白毛茶产业示范区建设了南山白毛茶有机茶园1000亩,其中已获认证的有机茶园510亩,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800亩,茶叶加工厂房10000平方米及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用房1000平方米和其他设施。示范区核心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拓展区高10.61%,比辐射区高15.45%,比所在乡镇高20.31%。



南山白毛茶,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南山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南山白毛茶,因茶叶背面披有茂密的白色茸毛而得名,属绿茶类名茶。南山白毛茶色泽翠绿,条索紧结弯曲;香色纯正持久,有荷花香和蛋奶香;茶汤清绿明亮,滋味浓厚,回甘滑喉,叶底嫩绿。

南山白毛茶的工艺特点:白毛茶焙制方法精细,上品茶只采一叶初展的芽头,其他则只采一芽一叶。遇有较大的茶荃和叶子尚须撕为2-3片。加工过程系用锅炒杀青,扇风摊晾,双手轻揉,炒揉结合,反复三次,最后在烧炭烘笼上以文火烘干。

2009年7月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对南山白毛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新闻媒体或自媒体,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info@kongqueshuo.com    ,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孔雀说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孔雀说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孔雀说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评论列表
为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