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

分享

评论

0

2019年岁月知味 复兴之光1994—2004 生茶 357克-最新价格-用料-口感

2020-05-23 

2019年岁月知味 复兴之光1994—2004 生茶 357克图片






2019年岁月知味 复兴之光1994—2004 生茶 357克所属品牌

岁月知味

2019年岁月知味 复兴之光1994—2004 生茶 357克参考价格

¥ 1,380.00

2019年岁月知味 复兴之光1994—2004 生茶 357克参数

工艺:生茶

品牌:岁月知味

品名:复兴之光1994—2004

年份:2019

厂商:岁月知味茶业有限公司

外观:饼茶

规格:357克/饼 , 7饼/提 , 28饼/件

原料: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

保质期:越陈越香

2019年岁月知味 复兴之光1994—2004 生茶 357克简介

【复兴之光】选料认真,易武古茶山赋予了这款茶极端的原料优势;高山云雾,生灵相互,百年风霜,历练出无与伦比的生命力。
干茶条索粗壮,蕴藏了原始森林肥沃自然的野性。汤色油润通透,虽然新制,却味道柔和不苦涩。香气丰富雅致,汤质厚化甜润,茶气柔美丰沛。

2019年岁月知味 复兴之光1994—2004 生茶 357克相关

  1994至2004年的十年,被称为易武的“复兴时代”。十年,老字号、制茶古法慢慢被寻回,新的品牌逐渐萌芽。于易武,这是意义非凡的十年;于普洱茶,这是承上启下的十年。

  十年间,茶界群贤汇集易武,他们各展其能、各尽其力,点燃了易武复兴的星星之火。普洱茶行业自此迎来了从“万马齐喑”到“百花齐放”巨大变革,“普洱茶如滚雪球一般,蓬勃发展至今”,从此局面大开。

  在这场宛若普洱茶行业的“文艺复兴”运动中,诞生了一大批为易武复兴留下卓越贡献的先行者们。他们以不同的理解,各自的努力,为推动易武复兴和普洱茶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而当我们回首细看,却发现他们都分别来自于云南、台湾和广东,这三股力量激流碰撞,交织出一幅易武茶复兴时代里最美的画卷…

  云南力量

  用最质朴的情感,以脚踏实地的努力,再现了以易武茶为代表的普洱茶基础知识体系

  1994年8月22日,易武前乡长张毅,应时任副乡长李家能先生邀请,来接待一群台湾客人。他向这十多位远道而来的同胞,介绍了《易武乡茶业发展概况》的材料,这是他编写的《易武乡志》中的一个章节,里面提及清代和民国时期的老茶庄和易武茶文化历史资料。

△张毅老先生已于2008年去世,他为易武做过的贡献,不可磨灭

  台湾同胞听后感觉非常珍贵,提议印成单行小册易于传播,张毅先生遂答应了他们带去台湾印刷宣传,没想到此书影响不小,此后中外有关专家、学者、商人,源源不断地前来考察、买茶,可谓打开了古六大茶山通往各地的大门。

  而同时被邀请的,还有当时已经八十三、四岁的老先生张官寿,他年轻时曾在易武同庆号跟着师傅唐占春学习制茶,老迈后随其家人住在勐远农场。

△陈怀远与张官寿,图片翻摄于《普洱茶录——易武的茶香岁月》

  虽然年事已高,但是身影依旧硬朗,对于五六十年前,在同庆号、宋聘号等茶庄工作过的事情,记得一清二楚。

△图片翻摄于《普洱茶录——易武的茶香岁月》一书

  应台湾友人的要求,“乡政府请还健在的张官寿、许培文两位师傅带领笔者(张毅)和另外三人,为他们做了元宝茶(七子饼茶)样品,带到台湾展出。”而《易武乡茶业发展概况》倍受成功后,在台湾朋友们的再次鼓励之下,张毅先生于2001年,开始从更广阔视角书写《古六大茶山纪实》,他站在茶山一员的角度,比较客观、真实、全面地,为外来者揭开了以易武为代表的古六大茶山的神秘之所在。

△左图:张毅编写的《古六大茶山纪实》、右图:詹英佩编写的《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

  从地理环境、茶史沿革,到风土民情、世事变迁;从山歌、碑文,到一座庙、一尊佛……事无巨细,在这本书里,你看得到一个易武人,把所知所得倾囊相授的真诚与热忱。

  无独有偶,另一位云南报界的一位媒体人,詹英佩女士,也差不多同时出发,她在五年内,进出古六大茶山12次,不断地奔走于采访、收集、整理工作,拍摄照片千余张。于是有了后来业内闻名遐迩的《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一书。

△詹英佩老师(图片来自网络)

  她从“为什么说普洱茶必说六大茶山”的发问开始,花费了大量笔墨还原了车里宣慰司(即西双版纳100多年前的称呼)“改土归流”的历史,更宏观地探讨了古六大茶山的兴衰与历代中央政府的关系。

△马帮里的“马锅头”。当然还有很多默默无闻,但一开口都是“活历史”的各位老人,为普洱茶的复兴作出过贡献。图片翻摄于《普洱茶录——易武的茶香岁月》一书

  普洱茶在她的笔下,将个体命运,边地各民族的命运,以及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连接在了一起。

  围绕云南力量的这些人、这些事,他们的记录也好、考证也好、还原也好,共同造就了一场大型的关于普洱茶历史,和传统工艺的重新发现和重新认知。

  不但填补了诸多历史空白,更对来到易武的后来者们(无论是商客、学者、普通爱茶人)有着不可估量的指导作用。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们只是引子,此后生发的与茶有关的商业繁荣和文化交流,一款款围绕易武诞生的,新的经典产品和新兴茶号,也造就了一个时代更大的财富。

△随着时代悄然改变的易武

  台湾力量

  卓越的探索者,以最热忱的投入,构建了易武茶为代表的普洱茶审美认知和价值体系。

  如果说“云南力量”对于易武复兴、普洱复兴的贡献,是因为地理之便,更偏向历史考证,或者说“自我的认知梳理”。而“台湾力量”作为“他者”旁观,则贡献了更多审美、品鉴、收藏等认知角度。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台湾喝“老人茶”的风气盛行后,使得宜兴壶大量进口,从而同时从香港引进了普洱茶。但当时台湾茶界并未习惯普洱茶口感,普洱茶的出处、资讯种种,更是一片懵懂的世界,“甚至连普洱茶的价钱,也全无公定行情可言。”那么普洱茶到底是什么呢?1994年,一群台湾茶人的造访,打破了云南边陲易武的宁静,也从此开始酝酿一股关于普洱茶价值认知的巨浪。

△图片翻摄于《普洱茶录——易武的茶香岁月》一书

  在这群台湾茶人里,拜访结束完第四天,就迫不及待又返回易武的陈怀远,从此每年都会上易武茶山,次数不定,但从不间断。他跟好友曾志贤,踏查诸多古茶树,走访在世的老茶人和后代,“只要认为有丁点价值的都摄入镜头,或记在本子上”。正是“凡走过,必踏出证据。”

△传统工艺的追忆和恢复

  而次年,吕礼臻、何健、及香港叶荣枝先生又到易武考察,与张毅商议恢复元宝茶制作工艺。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这个在对号级茶的追忆过程中,成就了“真淳雅号”,这个值得在易武茶史、普洱茶史都留下一笔的产品。也是从此茶开始,“重新开启了普洱以古董茶为蓝图,私人订制复刻新茶的新世代。”

△张毅和吕礼臻

  1995年,一个身在台湾的马来西亚人出版了一本茶书,一石激起千层浪,把刚刚开始玩普洱的台湾,跟正好开始打开茶仓出货的香港,衔接了起来。这个人就是邓时海,这本书就是《普洱茶》。

△邓时海在国际普洱茶学术研讨会上,送给美国代表杨丹桂女士一个末代紧茶。(图片出自《普洱茶》)

  这本书当时被誉为“普洱茶圣经”,一本了解、品鉴、收藏普洱茶的“工具书”,很多人光拿着这本书,就去香港买了很多老茶回来。普洱茶“越陈越香”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

  它赶上一个非常时期,影响了整个普洱茶界的发展,不但影响了台湾、韩国、东南亚等地,而且也让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亦步亦趋,甚至辐射了整个中国。总而言之,台湾茶人对普洱茶的理解,是通过老茶的切入,然后再来茶山的实践,期间考证古书、走访当地……来慢慢建立的。

  此后,吕礼臻的“臻味号”、陈怀远的“嘉木堂”等,带有台湾DNA的普洱茶茶号开始林立,著书立说者,也不在少数。台湾茶人像是茶界的“优等生”,历史考据、美学品鉴、生产实践、著书立说……一样没落下。他们带着考据“号级茶”因缘的迷思走进易武,并站在更高的维度,把普洱茶的审美认知、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重新发掘和定义。最终把普洱茶的复兴,推向高潮。

  广东力量

  无闻的耕耘者,以敏锐的视角,以易武茶打开了山头茶的大门,普洱茶至此变得绚烂多姿

  在整个普洱茶崛起过程中,另外一个一直扮演着重要推动者角色的“广东派”发声不多。又或者说,他们发声的方式不同,不是著书立说,而是以一款又一款的经典产品来说话。所有的观点、态度,都在茶里。

  1994~2004这十年,传统的制茶古法慢慢被寻回,易武这个产地也逐渐名声鹊起,当时的主流大厂,以及敏锐的广东茶商,纷纷把目光投向易武。而在此之前,易武的茶叶几乎都是以优质毛茶的形式,送到勐海、思茅等地进行加工。它犹如一颗明珠暗投在云南各色原料之中,混拼压制在大厂茶时代的各色茶饼里。

  而在这十年里,易武茶终于迎来了为自己“正名”的机会,“易武”作为产品名称,第一次出现在了当时各大主流大厂的绵纸包装上。虽是大厂制作,却与原有的常规产品截然不同,用料与工艺上都逐渐让人耳目一新。

  作为行业首款以独立产区命名的山头茶产品,易武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那个时代,不论主流大厂、实力茶商、资深茶人,易武茶都成为其无法迈过的一道门槛。

  这其中仅勐海茶厂就有新业茶行定制的“99绿大树”、“01一片叶”、双雄茶行定制的“01绿大树大2版”、田园茶行定制的“03精品易武山”等,还有诸如00年的“易武正山陆游一首诗”、“易武乔木老树饼”、“易武正山野生茶”等等不胜枚举。其他主流茶厂也不甘其后,诸如中茶公司2001年出品的“易武老树”,海湾茶厂的1999年生产的“易武茶饼7068”,福海茶厂应邀定制的“99易武绿星星”,敬业号的“01易武正山野生饼”,“昌泰茶业出品的99易昌号”,春光茶行出品的“02易武正山野生茶”…

  无意去评估哪款茶更好一点,更重要一点,它们都是顺应那个时代呼声的产物,证明了一些先行者的先见之明,共同推动了易武的复兴,并影响着后来人对普洱茶的品饮标准和市场趋势的价值判断。

  时至今日,这些产品大多都已成为市场上的名品。也正是这些星光璀璨的明星产品,奠定了易武系在中期茶市场的支柱地位。再后来的事就不用多说了,大厂时代渐行渐远,越来越多的普洱茶企,特别是带有广东血统的茶企涌现,把易武茶、普洱茶推向今日盛世。

  在普洱茶跌宕起伏的时代里,在易武茶复兴绽放的余波下,2005年,一家广东血统的普洱茶企成立,并确立了“纯正易武”的经营定位。

  耕耘易武十四年,它秉持对易武一以贯之的敬重,将以一款年度主题来致敬1994-2004易武茶伟大的复兴时代,那些它虽然未曾经历,但对于普洱茶来说意义非凡的十年,以及曾历经那些年的那些人那些事儿——“致敬易武?复兴之光”。而这家普洱茶企,就是岁月知味。

  纪念历史,是为了不会忘却;致敬先贤,是为了更好的前行。在一个百废待兴的时代,曾有这样一帮人,他们在黑暗中摸索,为后来人照亮未来。

  而在今天这样一个百舸争流的时代,到底会更好还是更坏,也取决于今天的茶人们,是否能继续传承普洱茶的至真至美,为我们下一代的接棒人,留下值得镌刻的十年、二十年?历史的车轮一直在滚滚向前,我们期待答案的揭晓。

  “一期一会”是由日本茶道发展而来的词语。在茶道里,表演茶道的人在心里怀着“难得一面,世当珍惜”的心情来诚心礼遇面前每一位来品茶的客人;客人们通过一系列的茶道活动,静心清志,由内到外自然涌现出一种“一期一会、难得一面、世当珍惜”之感。

  茶会让人思考人生的离合、相聚的欢娱,使参与者的精神境界接受洗礼,以达到更高的状态。人的一生中可能只能够和对方见面一次,因而要以最好的方式对待对方;茶也是,若是错过了一些好茶,或许要花一生去寻觅。

  至今,岁月知味与茶语网已经携手举办了数场茶会。在每个月的一个节气里,提供一款精心挑选的好茶,与茶友们相约茶空间,遇见不同的人,遇见不同的茶,颇有一期一会之意。

易武普洱茶史纲

  五月小满茶会提供的茶样是岁月知味2019年新发售的复兴之光。在茶饼的外包装上的介绍语向茶友们讲述易武故事的不仅仅是茶饼包装上的文字,还有茶本身。一款复兴之光,唤醒了一个沉睡已久的时代。

  1.原生期

  “puer”这个发音来自于云南南方民族,普洱茶尚未进入汉文化体系,作为云南南方民族特有物产而存在。

  2.初始期

  1729年改土归流事件,使得汉文化灌注到西双版纳澜沧江北岸的区域。这一片区域现在叫做古六大茶山,历史上属于普洱府。到了这里,汉族的制茶工艺和审美习惯(甜香气韵)与当地资源结合,我们今天看到的普洱茶的形态也就渐渐开始呈现出来。

  3.繁荣期

  从康乾盛世到民国末期,因为茶马古道的繁荣,普洱茶不断发展,成为一个巨大产业。普洱茶在此之后同时满足西藏,南洋,中原三大方向的需求,成为茶马古道上最重要的物资。茶马古道链接了云南和中原,将云南和中原绑在一起,然后汉文化秩序又以云南为出口,链接了康藏和南洋。这样的意义决定了普洱茶发展的动力,“入山制茶者数十万”就是当时茶产业风风火火的场景。

  当时易武地区商贾云集,马帮塞途,成为普洱府六大茶山中最大的制茶中心和贸易集散中心。那时易武闻名中外的大茶号就有20多家,其中一些大茶号在香港、泰国、越南等海外建有商号,他们将云南的普洱茶覆盖了整个东南亚市场。至今在台湾、香港还有人珍藏着易武老茶号的七子饼茶,存期数十年上百年的易武茶被誉为可以喝的“古董”,价比黄金,名震海内外。

  4.断代期

  普洱茶大发展到民国末年时,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茶马古道断裂,整个普洱茶历史突然中断。由于没有了通往南洋和中原的茶马古道,这两个方向的普洱茶叶就没有存在的空间。只有通往藏区的茶叶形式(沱茶)还在存续。从这一时期直到改革开放后的90年代,港台茶商来到云南重新激活普洱茶贸易前的这五十年,我们称其为断代期。这一时期的普洱茶仅由中茶公司按照出口计划勉强维系,普洱茶已不复昔日的光辉。断代期之后的普洱茶衰落到什么程度呢?90年代中期,“茶马古道”概念的提出人木霁弘教授在现在的普洱地区访问,采访那些老人,问十个人,十个人都不知道什么叫普洱茶。至于“越陈越香”就更不知道了。

  5.复兴期

  90年代开始,由于社会的稳定和开放,经济开始发展,更为畅通的现代通讯和物流系统重新激活了茶马古道。于是我们迎来了普洱茶概念的回归。

  上世纪80年代,台湾就掀起普洱热,并随着90年代香港茶楼清仓,宋聘、福元昌、同庆、同兴……这些号级茶开始进入台湾茶圈。在这个过程中,台湾茶人慢慢开始发现一个共识,那就是——遗留下的号级茶,几乎都是易武茶。1994年,时任台湾茶联会会长的吕礼臻,率曾至贤、陈怀远等20余位台湾茶人,进入六大茶山的“朝圣之旅”,作为易武复兴的重要标志性事件之一。因为这次事件之后,有了更多港台、内地的茶人茶商往来于易武,带动了易武的繁盛,也为整个普洱茶的复兴建立了基础认识。

  1994~2004,是承上启下的十年。因为它不但掀开了“易武茶复兴”的帷幕,更让整个普洱茶过渡到了一个名山古树百花齐放、名企茶号百家争鸣的个性化时代。而紧接着的2005年,一家名为“岁月知味”的茶企成立,开始深耕易武,建立对易武茶的风土、原料、工艺、仓储等一系列认知的探索和践行,成为易武茶的先行者、探索者和标准构建者。

一期一会,后会有期

  尽管小满茶会只有一款茶样,也抵挡不了茶友们的热情。茶友们抵达茶空间后,都纷纷签到,留下了自己来过的足迹。

  书法使人静心清志,冲泡品饮好茶也有助于修身养性。对待茶的态度,就像对待生活的态度,在冲泡守候的过程里,茶人的心性随着茶叶姿态的转变而发生改变,浮躁的心也慢慢变得柔和、细致。正如这一场茶会,哪怕只有一款茶样,茶空间的主人们也丝毫没有怠慢,以完整的茶具、专业的手法为茶友们呈现完美的茶品。

  茶叶在滚烫的水中摇晃着,起落之间,茶叶由坚硬变得柔软,慢慢地舒展开来。复兴之光的干茶条索粗壮,似乎蕴藏了原始茶园的野性;其汤色油润通透,汤质厚化甜润,虽然新制,味道却柔和不苦涩。将茶倒入杯中,香气扑面而来,瞬间茶香弥漫。

  科技进步带来的好处是可以用相机记录下美好的瞬间,哪怕只是一期一会,日后回忆起那些由光学成像原理形成的影像,也能笑眼盈盈。

△古筝、晚霞,还有一盏好茶

△细细品饮才能感受茶里的故事

△茶友们正在阅读易武历史文献

△一边饮茶一边记录口感

  在茶友与茶空间的支持下,五月主题为“1994—2004:易武复兴的十年”的小满茶会完美落下了帷幕。若是有缘,不论相隔多远都会再次相遇;一期一会,后会有期,期待下一次的相见!

  这是易武复兴的时代,沉渣泛起,风云激荡。

  致敬易武,复兴之路道阻且长。

  作为茶马古道的起点,明朝的贡茶之乡,易武古镇至清代“入山制茶者数十万”,商贾云集、马帮塞途,盛荣无双。盛极必衰是历史的必然,国运茶运,因战事而衰落。茶马古道断裂,普洱茶的历史突然中断,竟至长达半世纪。

  衰落之后再兴盛,普洱茶的复兴之路,易武的复兴之路,道阻且长。易武被遗忘在云南的群山之中,只遗留下百年的青石路面、断壁残垣依稀可见。“拨乱世反之正,天下略振,宗庙复兴。”

  重现茶马古镇昔日的辉煌,致敬易武,成为无数朝圣问茶之人的梦想

  致敬易武,百年普洱茶的必修课。

  曾经的技艺和传承不死,曾经的味道和醇香还在。这悄然隐没的星火燃起,必将浴火燎原,光芒万丈。澜沧江流域的普洱茶名区,若论百年辉煌,非易武莫属。

  无论是嘉庆时期的制茶中心,还是如今在拍卖行里屡创记录的号级老茶,抑或是在普洱老餮的私人珍藏,都指向同一个地区——易武。

  留存当世为数稀少的百年名茶“乾利贞宋聘号”、“同庆号”、“同兴号”都来自易武。

  能喝到的百年之间普洱茶的味道,都是易武的味道,易武的岁月沉淀下来的味道。致敬易武,是普洱茶的必修课。

  复兴之光,致敬易武先行者的岁月。

  上世纪80年代,台湾兴起普洱茶热,后影响至香港。90年代的经济稳定发展,畅通的通讯交通和物流系统激活了沉睡已久的茶马古道、易武古镇,普洱茶强势回归。

  1994年,时任台湾茶联会会长的吕礼臻,率曾至贤、陈怀远等20余位台湾茶人,入六大茶山的“朝圣之旅”,成为易武复兴的标志性事件。得识于香港普洱茶老店遗留下的百多年前旧交易资料和先辈们关于易武茶的记忆相传,在这里早已忘却的易武茶的辉煌荣光,被重铸并广为流传。

  1994年-2004年,掀开了“易武茶复兴”的帷幕,普洱茶也由此走进百家争鸣、名山竞立的新时代。复兴之路,砥砺前行,要用无数后来者的奋斗,才能雕刻岁月深处的荣光,写就岁月新篇章。

  2005年,“岁月知味”茶企成立,深耕易武,继续践行“易武复兴”的使命,于黑暗中探索前进。

  十数年来,“岁月知味”持续构建对易武茶的风土口感、工艺原料、仓储陈化等一系列的认知体系,我们对易武的一村一寨、一山一树,求真求索、从未停止脚步。

  岁月知味,成为易武茶的先行者、探索者,与标准建构者。

  岁月知味,致敬在易武黑暗中坚持摸索的先行者,继续艰辛的复兴之路,汇聚星火之光,照亮易武茶的未来之路。

  复兴之光,岁月雕琢王者锋芒。

  以复兴易武茶的王者荣耀为己任,砥砺创新。经典传承,以复兴之光向铸就辉煌的先辈们致敬。致敬曾经盛荣的贡茶年代、致敬偃旗息鼓的荒芜时光、致敬沉渣泛起的复兴年代,也致敬振兴易武的同行者和我们自己。岁月终将雕琢出易武茶的王者锋芒。

  复兴易武必须有骨架和担当。复兴之光,骨架壮实、汤感浑厚,野韵浓郁。复兴之光的整体风格,就是易武的味道,沉稳醇厚。

  每一款茶都镌刻时代的印记,致敬易武是岁月知味作为易武茶代表性企业对产区所作的总结,复兴之光就是岁月知味用心雕琢出的时光。我们要做,也必须去做的,是推动易武茶,重回王者之位,是沉积易武时光,雕刻出王者锋芒。

  谨以复兴之光,

  2019勐腊(国际)贡茶文化节的指定纪念茶,

  向对易武茶的发展做过贡献和努力的所有人,

  致敬。

  荣耀属于易武。

  不畏浮云遮望眼,我们步履从容自信前行。

  风云激荡,我们不惧冲击越过崎岖。

  复兴之光,自有岁月谱就易武的盛世华章。

  历数澜沧江流域两岸分布的普洱名茶区,恰似银河系里闪烁的繁星,颗颗明亮,粒粒耀眼。

  这其中最有历史积淀和岁月风采,堪称百年辉煌的当属易武。

  重拾易武茶的百年辉煌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前的易武,是一个沉睡了近百年的精灵。

  那些曾经盛极一时的老茶号已基本断代、传统制茶工艺也近乎失传。

  贵为清朝贡茶之乡的易武,正在经历漫长而痛楚的磨难。

  (图:易武老街)

  90年代中期,海峡两岸的茶文化交流日盛。一群台湾茶人的意外到访,掀开了“易武茶复兴”的帷幕。

  1994—2004,这是值得铭记的十年。以吕礼臻为代表的台湾茶人解封了易武的沉睡魔咒。

  十年间,个别老茶号逐渐复业,新的品牌也开始萌芽。

  整个普洱茶从大工业时代,过渡到了一个名山古树百花齐放、名企茶号百家争鸣的个性化时代。

  我们把这个时代称之为“易武茶伟大的复兴时代”!

  传承易武茶的伟大使命

  于易武,这是意义非凡的十年;于普洱茶,是承上启下的十年。

  纵观现今还留存于世的普洱茶中,无论是堆积在历史上的种种辉煌遗迹,还是在今天拍卖行里屡创咋舌天价的号级老茶,亦或是闪烁于中国各大顶级奢靡普洱茶商圈中冲泡的上上品,几乎都出自易武。

  我们能看到易武久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它美好的未来。

  2005年,岁月知味在成立之初选择深耕易武,我们用了很多时间,去读懂易武茶,“致敬易武,传承经典”,并非只是一句口号,也是岁月知味与生俱来的信念。

  易武整个认知体系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我们恰好充当了易武茶风土、原料、工艺、仓储一系列体系的探索者和贡献者。

  岁月知味始终坚信,必须要先有易武,整个古六大茶山的重新复兴,才会有其他茶企的兴起。做好易武,是一代代茶人的责任。

  (图:郑少烘董事长多次前往茶山考察)

  致敬易武,是对整个普洱茶“根”的尊重。

  致敬易武茶的复兴时代

  今年,岁月知味正式推出年度主题产品——【致敬易武·复兴之光】。

  致敬从90年代开始的普洱茶复兴时代。

  在2019年勐腊国际贡茶文化节上,复兴之光作为文化节的指定纪念茶,意义重大。

  (图:百年老茶复兴论坛现场)

  “追溯茶马古道发源地——百年老茶号复兴论坛”上,来自海内外茶界的专家学者、知名茶企业代表们,共同探讨普洱茶复兴之路。与岁月知味多年来坚持的信念不谋而合,在复兴易武的这条路上,我们一直走在前面。

  【复兴之光】选料认真,易武古茶山赋予了这款茶极端的原料优势;高山云雾,生灵相互,百年风霜,历练出无与伦比的生命力。

  干茶条索粗壮,蕴藏了原始森林肥沃自然的野性。汤色油润通透,虽然新制,却味道柔和不苦涩。香气丰富雅致,汤质厚化甜润,茶气柔美丰沛。

  岁月知味以【复兴之光】这款茶,不吝对经历过这个时代的每一位先行者致以最大的敬意,是他们在黑暗中的摸索,无意中燃起了星星之火,并汇聚成光,照亮了整个易武产区的未来。

  复兴之路何其艰辛,而让易武回归王者之心又何其坚决!岁月知味以行动致敬易武,再聚茶界英豪,共享易武盛宴,回首岁月荣光。

  岁月知味【致敬易武·复兴之光】正式上市!

  【品名】复兴之光1994—2004(普洱生茶

  【规格】357g*28片/件7片/提

  【年份】2019年

  【零售价】1380元/片

相关标签:岁月知味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新闻媒体或自媒体,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info@kongqueshuo.com    ,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孔雀说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孔雀说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孔雀说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评论列表
为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