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

分享

评论

0

白毫银针白牡丹如何区分?有3个方法

2020-06-24 

喜好白茶的茶友都知道,白茶是我国的六大茶类之一,它的特点是成茶满披白毫、汤色清淡、味鲜醇、有毫香。最主要的特点是白色银毫,素有“绿妆素裹”之美感。但是白茶也分为很多种,有的人就傻傻分不清白牡丹和白毫银针的区别。下面带大家了解如何区分白毫银针和白牡丹!

如何区分白毫银针和白牡丹?

 

方法一:观察外观

 

白毫银针,是春茶季时第一批采摘的纯芽头,一旗一枪,没有叶片。粗壮的芽头旁,带着片小叶壳,像剑鞘似的,包裹着芽头。这片小叶壳,在茶青刚采下来时,紧紧贴着芽头。经过制茶烘干后,这片小叶壳像小旗子那样,陪在芽头旁。这,就是标准的福鼎银针,一旗一枪的模样。小叶壳呈现为壳状,并未舒展,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叶子,这是与白牡丹最大的区别。银针的芽头壮实、肥大,密布银灰白色的白毫,摸起来像是多肉植物,饱满而有肉感。鼓鼓囊囊的小芽头中,核心层被笋壳状层层包围,足有5-7层之多。

 

白牡丹,是接着白毫银针后面采摘的,自然也很鲜嫩,一芽一、二叶,长得十分标致。它的芽头秀长略肥壮,布满白毫,叶片呈嫩绿色,左右护卫般,包裹着芽头。它的叶背有银白色的白毫密覆,茶梗细嫩、短小。

方法二:闻香识茶

 

白毫银针和白牡丹的香气不太相同。白毫银针因布满白毫,所以不论是干茶还是冲泡后,都能闻到浓郁的毫香,鲜、嫩、爽。白毫银针的干茶以毫香为主。打开包装的第一时间,所闻到的那股干爽便是这毫香了。投茶于白瓷盖碗,注入沸水,茶盖上会有一股淡淡的干燥芦苇香,沉郁悠长。白毫银针的花香,淡淡的,很优雅。嘬一口入喉,毫香当先,慢慢的花香、鲜笋香也在尾调中出现,这种香气甘冽清纯,有种曲径通幽处的悠然自闲的舒适感。

 

白牡丹的香气,花香馥郁为主。干茶上有清鲜的草木芬芳,淡淡的干野草香和植物本有的清香,冲泡后,盖香上花香馥郁,微凉有粽叶香、毫香和竹叶香。吞咽一口,甘甜沁心,好像一朵朵白牡丹花在舌尖绽放,尾调能觉出一丝兰花、栀子花的清香。白牡丹的花香持久、细腻悠长,像是穿过竹林间飘进窗口的馨香,让人觉得意味深长。白牡丹的花香丰富,也变化多样,桂馥兰馨。也许一开始闻到的是兰花、栀子花香,而下一冲就变成了茉莉花、洋槐花的清香了。

 

所以在无法判断是银针还是牡丹的时候,你若是闻到了浓郁的毫香,那便是银针。若是多变的花香为主,你且仔细看一眼茶叶,定是白牡丹。

方法三:品尝滋味

 

说了这么多,到底还是要靠品尝,才能更有把握的分辨出白毫银针和白牡丹。它们的外形不同、香气不同,滋味也是不同的。白毫银针滋味清鲜淳爽,茶汤清透,喝起来顺滑、稠润。因为白毫的含量很高,茶氨酸含量丰富,使茶汤的滋味更加鲜爽、具有胶质感。晃动茶杯,会感觉银针的茶汤,像是熬煮一夜的银耳汤,晶莹透亮、浓稠弹滑,充满浆感。白毫银针的清爽也是出了名的,秋燥的天气下,喝一口银针的茶汤,爽口无比,任何饮料都不可替代。

 

白牡丹,茶汤略稠,水中带香,花香落水,淳和细腻。白牡丹的茶汤里也有白毫,所以喝起来也有清爽甘甜的感觉。因为白牡丹的花香馥郁,所以茶汤也好似花朵酿成的,甜郁动人,让人喝完忍不住嘴角上扬。茶汤喝起来,就像一杯清润至极的花蜜水。又香又润的白牡丹,可以感觉到茶汤很有厚度,包裹感很强。它的茶汤,花香入水,咂舌品一品,感觉茶汤温和、香甜,吞咽后,齿颊留香。

区分白毫银针和白牡丹,多留意这三个方面的区别,最是直接。看似相像的它们,只要仔细留意,就发现它们根本就不一样,各有滋味、各有性格。品质到位的情况下,白牡丹和白毫银针能拥有不同的风情。所以,它们之间,没有绝对的好坏分辨。每个人的感受不同,所以没有对错,选对才是最重要。喝茶,适口为珍,能合口味,最好不过!

白毫银针简介

白毫银针,创制于1796年,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的白茶,原产地在福建,主要产区为福鼎、政和、松溪、建阳等地,属有中国十大名茶的称号,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其外观特征挺直似针,满披白毫,如银似雪。由于鲜叶原料全部是茶芽,白毫银针制成成品茶后,形状似针,白毫密被,色白如银,因此命名为白毫银针。其针状成品茶,长约三厘米。

白毫银针不同等级茶评

特级:

形状:

全芽针肥壮、满披白毫、茸毫厚

色泽:

洁白如银、熠熠有光

汤色:

汤色浅杏黄、清澈明亮

香气:

鲜嫩清纯、毫香明显

滋味:

滋味醇厚回甘

叶底:

全芽、肥壮软嫩、明亮

一级:

形状:

芽针秀长、满披白毫、茸毫较薄

色泽:

银灰白有光泽

汤色:

杏黄、清澈明亮

香气:

清纯、毫香显

滋味:

鲜醇爽、毫味显

叶底:

全芽、嫩匀明亮



相关标签:白牡丹白毫银针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新闻媒体或自媒体,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info@kongqueshuo.com    ,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孔雀说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孔雀说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孔雀说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评论列表
为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