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

分享

评论

0

福鼎白茶中老寿眉与白牡丹之间的区别

2020-06-24 

白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素为茶中珍品,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东汉时期。白茶不同于大多数中国其它茶叶,属微发酵茶,由古代中国茶农多年经验制作的传统名茶。因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白茶制作工艺也与传统茶叶不同,少了杀青与与揉捻步骤,采摘后,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武汉新洲旧街、蕉城天山、松溪、建阳、云南景谷等地。


白茶主要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贡梅、寿眉月光白茶

白茶-白毫银针

白茶-白牡丹

白茶-贡梅

白茶-寿眉

白茶-金花白茶

白茶-月光白茶

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均是国家级优良茶树品种,被誉为“华茶1号”、“华茶2号”,原产地福鼎,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茶叶,当然的,因为原料的不同分为多个不同的种类,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福鼎白茶中老寿眉与白牡丹之间的区别吧!

白牡丹茶的口感特征

白牡丹的香气以毫香为主,且毫香纯爽,有明显的鲜爽感。品质上乘的白牡丹还会带有花香,且花香清浅悠长。

白牡丹滋味清甜醇爽、毫香足,轻啜一口有明显的鲜爽感。品质好的白牡丹所带的回甘明显、清甜,并伴有毫香、花香、青草香,滋味变化明显。冲泡后,白牡丹的茶汤多为透明的琥珀色、浅黄色。

寿眉茶的口感特征

因为茶梗所含有的糖类物质高,所以寿眉品饮口感更加甜醇;另外,经过多年陈放转化后的寿眉,醇滑感更强,稠度更佳,则是因为茶梗中的另外一个物质“果胶”。这就使得陈年老寿眉耐泡度更高,更适合煮饮。

陈年老寿眉最容易转化出枣香,这也是老茶友们喜爱收藏寿眉的一个重要原因。新的寿眉花香浓郁,而且花香种类很丰富,有兰花香、桂花香、栀子花香等;在陈化的过程中还会慢慢转化出荷香、蜜香、糯香、枣香等。

白牡丹茶如何储存

1、石灰保鲜

一般是先用牛皮纸或其它较厚实的纸(切忌用报纸等异味纸张)把茶包好,茶的水分含量不要超过6%(用手捻茶叶易成粉末时的含水量),然后将茶叶放在陶质坛罐的四周,中间放块状石灰包,石灰包大小视茶叶数量而定,再用软草纸垫盖坛四,减少空气进入。石灰视吸湿程度每过2个月~3个月检查一次,见块状石灰变为粉末时,及时更换。这样一般可以保持6个月~10个月。如一时没有块状石灰更换,也可用硅胶代替,当硅胶呈粉红色时取出烘干再用。

2、冰箱保鲜

当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冰箱已经成为大多数家庭的必备家电。利用冰箱保鲜茶叶是大部分家庭用来保鲜茶叶的最主要手段。不喝的白牡丹茶应该放进冰箱冷冻柜进行储藏。

白牡丹茶可以放多久

白牡丹茶是一种耐储存的茶叶,平时在理想的环境中,它可以保存几年不变质,而且陈年白牡丹茶的滋味与营养价值,比新上市的白牡丹茶更加出色,再就是保存几年以后的陈年白牡丹茶还能治病。

白牡丹茶它没有保质期一说,它的有效期可以高达几十年,只要平时保存方法得当,让白牡丹茶出现发霉和串味以及受潮等情况,它就不会发生变质,根本没有过了保质期的说法存在。

白牡丹茶储存注意事项

1、储存白牡丹茶前,先检查一下白牡丹茶的含水量,含水量越低越好。检查方法为:用手指轻轻捏一捏白牡丹茶茶叶,如果茶叶成粉末状,说明含水量较低,可以存储。反之则应尽快喝完,不宜久存。

2、选择用冰箱存储白牡丹茶茶叶,必须把茶叶密封好,然后单独存放。茶叶容易受潮、吸味,这样才能避免茶叶受潮变质和串味。

以上,关于白牡丹茶的储存方法就介绍到这里,不管我们买的是什么茶叶,都是要正确的保存的,平时白牡丹茶常温保存,也可以低温保存,保存时要把白牡丹茶密封好,如果白牡丹茶的储存方法不正确,会使得白牡丹茶变味,变质的茶是不能喝的。


白牡丹简介

白牡丹是中国福建历史名茶,是采自大白茶树或水仙种的短小芽叶新梢的一芽一或二叶制成的,是白茶中的上乘佳品。因其绿叶夹银白色毫心,形似花朵,冲泡后绿叶托着嫩芽,宛如蓓蕾初放,故得美名。

白牡丹不同等级茶评

特级:

形状:

叶抱芽、芽叶连枝、叶缘垂卷、芽肥壮、显毫、匀整

色泽:

毫芽银白、叶面灰绿、叶背有白茸毛、灰绿透银白色

汤色:

浅杏黄明亮

香气:

鲜嫩清纯、毫香明显

滋味:

清鲜醇爽、毫味显

叶底:

毫芽肥嫩、叶张嫩、芽叶连枝、色淡绿、叶梗和叶脉微红、叶底明亮

一级:

形状:

芽叶连枝、叶缘垂卷、毫芽显、叶张均匀、尚匀整、有破张

色泽:

毫芽银白、页面灰绿或暗绿、部分叶背有白茸毛、有嫩绿片

汤色:

黄明亮

香气:

清鲜、有毫香

滋味:

尚清鲜、有毫味

叶底:

毫芽稍多、叶张嫩、尚完整、叶脉微红、叶底尚明亮

二级:

形状:

部分芽叶连枝、有毫芽、叶张尚嫩、破张稍多、有少量嫩绿片和轻片

色泽:

叶面暗绿、稍带少量黄绿叶或暗褐叶

汤色:

黄尚亮

香气:

尚清鲜、略有毫香

滋味:

醇和

叶底:

稍有毫芽、叶张尚软、叶脉稍红、有破张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新闻媒体或自媒体,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info@kongqueshuo.com    ,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孔雀说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孔雀说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孔雀说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评论列表
为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