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素为茶中珍品,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东汉时期。白茶不同于大多数中国其它茶叶,属微发酵茶,由古代中国茶农多年经验制作的传统名茶。因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白茶制作工艺也与传统茶叶不同,少了杀青与与揉捻步骤,采摘后,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武汉新洲旧街、蕉城天山、松溪、建阳、云南景谷等地。

白茶-白毫银针

白茶-白牡丹

白茶-贡梅

白茶-寿眉

白茶-金花白茶

白茶-月光白茶
许多人有饮茶的习惯性,如今中国的茶的种类过多了,并且许多茶是十分知名的,这其中就包括安吉白茶,提及浙江的安吉县,也许绝大多数人都是想起安吉白茶,安吉白茶如今可火爆了,这类茶的味儿十分长久,喝起來味儿十分纯鲜,并且有许多养生保健作用,下边对安吉白茶做详解。
珍稀白茶安吉土特产:
安吉白茶属绿茶叶类,按绿茶加工基本原理并依据安吉白茶本身的质量特点。安吉白茶外观设计形近凤羽,颜色翠绿色间黄,明亮光亮,香味甜润长久,味道鲜醇,茶汤颜色清亮光亮,叶底芽叶鲜嫩成朵,叶白脉翠,安吉白茶含有身体需要18种碳水化合物,其氨基酸含量在5—10.6%,高过一般绿茶叶3-4倍,多酚类少与别的的绿茶叶,因此安吉白茶味道非常纯鲜,沒有涩味。
安吉县属亚热带气候海洋性季风气候,总特点是:阳光照射充裕、气侯柔和、降雨量充足、四季明晰,适合粮食作物的生长发育。全乡年降水量2003.4mm,年日照时间1762.5钟头,年平均温度17.0℃。安吉县地区天目山脉自西北入关,分物品两只环绕着县境两边,呈三面望山,正中间凹痕,东北地区张口的“畚箕形”的辐聚状冲积平原地貌。地形西北高、东北地区低,适合栽种油茶树。
地域维护范畴
安吉白茶原产地域范畴以浙江安吉县市人民政府《有关划分“安吉白茶”原产地域商品维护种植区的请示》[安政文(2003)50号]明确提出的地域范畴为标准,为浙江安吉县现辖行政区。
品质技术标准
安吉白茶的生产制造应具有下列关键品质技术标准标准:采自“白叶一号”油茶树的茶青;采收期应在春天;选用摊青、茶叶杀青、理条搓条、摊凉、初烘、烤干、梳理等关键生产加工方式;荼叶水分含量不高过5%;荼叶矿酸碳水化合物总产量高于5%。
安吉白茶实际的生产制造自然环境和性能指标规定等,要以安吉白茶国家行业标准为标准。
专用型标示应用
在安吉白茶原产地域范围之内的经营者必须应用“原产地域商品专用型标示”的,需向当地质监局开设的申请组织提交申请,经核查及格准许后,即可应用“原产地域商品专用型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