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

分享

评论

0

今年明前碧螺春什么时候开摘?春分至清明

2020-06-24 

碧螺春,绿茶的当家花旦,中国十大名茶里声名远播的存在。有故事,有背景,颜值高,气质好,还与皇帝有过邂逅,理所应当的成为众人瞩目的对象。那今年明前碧螺春什么时候开摘呢?

明前碧螺春什么时候开摘?

 

碧螺春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通常采芽叶初展,芽长1.6~2.0厘米的原料,叶形卷如雀舌,称之为"雀舌",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约需采6.8~7.4万颗芽头,历史上曾有500克干茶达到9万颗左右芽头,可见茶叶之幼嫩,采摘功夫之深非同一般。细嫩的芽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茶多酚。优越的环境条件,加之优质的鲜叶原料,为碧螺春品质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采回的芽叶必须及时进行精心拣剔,剔去鱼叶和不符标准的芽叶,保持芽叶匀整一致。通常拣剔一公斤芽叶,需费工2~4小时。其实,芽叶拣剔过程也是鲜叶摊放过程,可促使内含物轻度氧化,有利于品质的形成。一般5~9时采,9~15时拣剔15时~晚上炒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不炒隔夜茶。

明前碧螺春好在哪里?

 

1、明前碧螺春味道好

 

鲜,中国人独有的味觉体验。喝“明前茶”,就是尝鲜儿。早春生长的茶叶,由于气温低、日照时间短,所含的茶氨酸含量较高。茶氨酸,正是茶叶喝起来“鲜”的重要因子。

 

此时的茶叶中,具有苦涩味的茶多酚含量相对较低,而一些可溶性糖类和部分氨基酸含量较高,甜味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苦味,使得茶叶入口香高而味醇。

 

清明时节雨纷纷,茶园湿度高,茶芽生长在雨雾中,就像水分饱满的婴儿肌一样嫩嫩的。此时的茶叶,具有一种妙不可言的“嫩香”。

2、明前碧螺春营养好

 

明前茶,原料非常金贵,因此采摘细嫩,制作精良,制成的绿茶色泽绿润,冲泡后如朵朵兰花,又似片片竹叶,视觉观赏效果好。

 

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季,茶树体内的养分得到充分积累,一切刚刚开始苏醒。加上春季气温低,茶树生长速度缓慢,因此,发芽数量多,芽密,芽壮,嫩度好,叶张厚。

 

有一句谚语“大雪半溶加一冰,明年虫害一扫空。”春茶期间,一般少有病虫危害的发生。早春气温低,许多害虫都被冻死了,所以此时的茶园无须使用农药。

清明前这一时期采制的碧螺春茶,不早不迟,是为正也,得季节之神髓,时节之精华,是不可多得的好茶。

碧螺春简介

洞庭碧螺春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中外,其外形条索纤细,茸毛遍布,白毫隐翠。洞庭碧螺春产区是我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橘、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错种植,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出了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

碧螺春不同等级茶评

特级:

形状:

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匀净

色泽:

银绿隐翠、鲜润

汤色:

嫩绿鲜亮

香气:

嫩香清鲜

滋味:

清香甘醇

叶底:

幼嫩多芽、嫩绿鲜活

一级:

形状:

尚纤细、卷曲成螺、白毫披覆、较匀净

色泽:

隐绿隐翠

汤色:

绿明亮

香气:

嫩爽清香

滋味:

鲜醇

叶底:

细嫩、绿明亮

二级:

形状:

紧细、卷曲成螺、白毫显露、尚匀整干净

色泽:

绿润

汤色:

绿尚明亮

香气:

清香

滋味:

鲜醇

叶底:

嫩绿明亮、略含单张



相关标签:碧螺春碧螺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新闻媒体或自媒体,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info@kongqueshuo.com    ,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孔雀说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孔雀说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孔雀说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评论列表
为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