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

分享

评论

0

老白茶怎么喝才好?3种泡法惊艳你的味蕾!

2020-06-24 

白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素为茶中珍品,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东汉时期。白茶不同于大多数中国其它茶叶,属微发酵茶,由古代中国茶农多年经验制作的传统名茶。因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白茶制作工艺也与传统茶叶不同,少了杀青与与揉捻步骤,采摘后,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武汉新洲旧街、蕉城天山、松溪、建阳、云南景谷等地。


白茶主要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贡梅、寿眉月光白茶

白茶-白毫银针

白茶-白牡丹

白茶-贡梅

白茶-寿眉

白茶-金花白茶

白茶-月光白茶

白茶经过时间的淬炼,茶叶内质慢慢转化,干茶色泽、香气、滋味、茶性等也会随之变化。可以形象地理解为,藏一年,可视为多一层口感香气的变化,这就是“老”的价值。那老白茶怎么喝呢?

老白茶的3种泡法

 

盖碗泡饮

 

盖碗泡法分为投茶、洗茶、冲泡、出汤四个步骤。

 

1、投茶:根据盖碗容量的大小来定,一般投茶量为盖碗量的三分之一,记住宁少勿多这个词就好。

 

2、洗茶:洗茶即醒茶,又称温润泡,用温度适中的开水,然后用“润”的手法慢慢将茶叶唤醒。

 

3、冲泡:冲泡的水温宜高,手法是沿盖碗边沿缓缓注入,水流一定要低,不能对着茶叶冲。

 

4、出汤:出汤要把握两点,就是时间和手法,注完水后停留5秒即可出汤,手法要平、稳、快,碗要端平,到了出汤的时间千万别犹豫,一定要快,尽快沥干;

 

沥干后,盖碗归位,盖子可稍微打开,让茶叶通通氧气,这样茶汤会更好喝。

紫砂壶泡饮

 

紫砂壶冲泡分为温具、置茶、醒茶、冲泡、出汤、分茶和品茗7个步骤。

 

1、温具:沸水冲洗茶具

 

2、置茶:茶量约占紫砂壶的三分之二

 

3、醒茶:洗茶2~3次,以便唤醒茶味

 

4、冲泡:90-95℃沸水为佳

 

5、出汤:茶汤呈琥珀色后即可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每次冲泡可留少量茶汤在紫砂壶中,以确保每一泡茶汤味道不变)

 

6、分茶:将公道杯中的茶依次分入品茗杯中,请宾客享用

 

7、品茗:闻其香,观其色,品其味。

玻璃壶煮饮老白茶

 

要想满屋飘香,用陶壶或者玻璃壶来煮老白茶是最合适不过的了。这样的煮饮方式既可以完全激发其香气,又可以品到老白茶最浓郁的柔糯滋味。看着沸水在壶中滚动,十分灵动惬意。

 

煮老白茶,首先需要一把壶,陶壶、玻璃壶皆可。过程中看着壶中咕咚咕咚的冒气也颇为有趣。

 

煮白茶,可以直接从干茶开始煮,也可几泡之后再煮。若是直接从干茶开始煮,适当的减少投茶量。茶量太多易使得茶汤变得浓烈和苦涩。一般600ml的水,投茶3-4g即可。

 

若想体验两种口感,取茶5g,盖碗泡个4~5泡之后,再放入壶中加600ml左右的水煮,煮出来的茶汤颜色更为深,更为饱满,能够最大程度的煮出茶中内含物质。

很多收藏白茶的茶友都是在期待“越陈越香”的品饮价值,而原料好、古法制茶工艺、优质贮存无疑是这一价值的基础。寻一款老白茶,慢慢存,慢慢饮,见证其不同韵味!



老白茶,又名白金茶,即贮存多年的白茶,其中的“多年”是指在一个合理的保质期内,比如10~20年。白茶在多年的存放过程中,茶叶内部成分缓慢地发生着变化,香气成分逐渐挥发、汤色逐渐变红、滋味变得醇和,茶性也逐渐由凉转温。

且存放时间越长,滋味也越醇和,其药用价值和品饮价值也更高。



相关标签:白茶老白茶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新闻媒体或自媒体,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info@kongqueshuo.com    ,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孔雀说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孔雀说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孔雀说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评论列表
为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