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素为茶中珍品,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东汉时期。白茶不同于大多数中国其它茶叶,属微发酵茶,由古代中国茶农多年经验制作的传统名茶。因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白茶制作工艺也与传统茶叶不同,少了杀青与与揉捻步骤,采摘后,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武汉新洲旧街、蕉城天山、松溪、建阳、云南景谷等地。
白茶-白毫银针
白茶-白牡丹
白茶-贡梅
白茶-寿眉
白茶-金花白茶
白茶-月光白茶
有人问:安吉白茶是什么茶,寒性还是温性?六大茶类的分类都是按照加工来分的,寒性还是温性也是因为加工决定的,所以我能的重点是要了解安吉白茶的加工。
安吉白茶简介:
安吉白茶属绿茶类,按绿茶加工原理并根据安吉白茶自身的品质特性。安吉白茶外形形似凤羽,色泽翠绿间黄,光亮油润,香气清鲜持久,滋味鲜醇,汤色清澈明亮,叶底芽叶细嫩成朵,叶白脉翠,安吉白茶富含人体所需18种氨基酸,其氨基酸含量在5—10.6%,高于普通绿茶3-4倍,多酚类少与其他的绿茶,所以安吉白茶滋味特别鲜爽,没有苦涩味。
安吉白茶,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04年4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安吉白茶”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即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安吉白茶的加工流程:
安吉白茶的生产加工应具备以下主要质量技术要求条件:采自“白叶一号”茶树的鲜叶;采摘期应在春季;采用摊青、杀青、理条搓条、摊凉、初烘、焙干、整理等主要加工方法;茶叶含水量不高于5%;茶叶游离氨基酸总量不低于5%。
安吉白茶的加工步骤:
一、采摘。安吉白茶根据气温采摘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采轻放。竹篓盛装、竹筐贮运。
二、摊放。采摘鲜叶用竹匾及时摊放,厚度均匀,不可翻动,避免阳光。摊放目的,一是散发青气、水份。二是提高茶叶品质。三是便于炒制,摊放时间要适中一般手抓柔软为宜。
三、杀青。用多功能炒茶机高温杀青,先高后低,高温一般在250-300摄氏度左右,防止红梗、黑梗。茶叶下锅后听到炒芝麻似的爆声即为杀青适温。投叶量:投叶量七糟每锅2斤,时间3分钟左右。
四、理条。杀青后,逐步提高转速,锅内温度降低,时间5分钟,理条要用风机,增加鲜爽度。
五、烘干。初烘:温度80-90℃时间:10分钟;摊凉:15分钟;复烘:温度80-90℃;低温长烘:70度左右。
六、保存。茶叶干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内,放入冰库,温度1-5℃。冰库取出的茶叶三小时后打开,进行包装。
综上,安吉白茶是绿茶,是为发酵茶,也是寒性茶叶。
安吉白茶简介
安吉素有“中国竹乡”之称,安吉白茶是一种珍罕的变异茶种,因叶色玉白形如凤羽,又称为“玉凤茶”。安吉白茶是用绿茶加工工艺制成,属绿茶类,其白色是因为其加工原料采自一种嫩叶为白色的茶树。安吉白茶不同等级茶评
特级:
形状:
条直有芽、形为凤羽、匀净
色泽:
嫩绿泛玉色
汤色:
嫩绿明亮
香气:
馥郁持久、板栗香或惠兰香
滋味:
鲜醇
叶底:
叶白脉翠、一芽一叶成朵、匀整
一级:
形状:
条直略扁似兰花
色泽:
嫩绿、白毫显露
汤色:
尚嫩绿明亮
香气:
清香
滋味:
醇厚
叶底:
叶白脉绿、一芽二叶成朵、匀整
二级:
形状:
条直、略有梗、黄片
色泽:
绿润
汤色:
绿明亮
香气:
微弱清香
滋味:
尚醇厚
叶底:
叶尚白脉绿、一芽二三叶成朵、匀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