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

分享

评论

0

茶白星病

2020-05-23 来源: 中国茶叶大辞典


茶白星病CTea white scabD 为害茶树嫩叶、嫩茎的 真菌病害。病原真菌学名:Phyllosticta theae folia Harao属 半知菌亚门,球壳抱目,叶点霉属。世界主要产茶国、中国 各茶区均有发生。多分布在高山茶园。寄主有茶树、油茶、 山茶等植物O嫩叶被侵染后,初生针头状褐色小点,周围有 黄色晕圈,后渐扩大成圆形病斑,小型,直径在0.3?2毫 米,边缘有紫褐色隆起线,中央呈灰白色,上生黑色小粒点, 后期数个或百个病斑愈合成不规则形大斑。叶片常畸形扭 曲,易脱落,嫩茎上的病斑,与叶片上的相似。该病对产量 品质影响大,发生严重时,可减产30%?50%。病芽叶制 成的干茶,味苦,异臭,饮用后肠胃有不适感。病原菌的无 性态形成的子实体为分生弛子器,分生抱子器呈球形至半 球形,直径为60?80微米,暗褐色,有乳头状突起。内生 分生弛子梗和器弛子。器抱子无色,单胞,呈椭圆形或卵形, 大小为(3?5)微米X (2?3)微米9在PDA培养基上菌 丝初呈白色,后转黑褐色,病菌生育最适温度为18?25C , 28C以上停止生长。在光照条件下,菌丝生长和弛子器形成多。抱子萌芽需相对湿度大于90%。以菌丝体或分生弛子 器在病叶茎中越冬。次年春季,当气温上升至10°C以上,在 有水湿的条件下形成抱子。抱子成熟后萌芽,从气孔或茸毛 基部侵染幼嫩组织,经1?2天后,出现新病斑,借风雨传 播,进行再侵染。低温、高湿、多雨的环境适于发病,在15? 20°C、相对湿度大于85%、旬降雨量大于75毫米的生态条 件下,病害易流行。一年中以4月?5月、9月?10月为发 病盛期。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茶园发生重。阴坡、山坡和 幼龄茶园,比阳坡、山坳和成龄茶园发生重。土壤瘠薄、采 摘过度的茶园病害发生也多。防治方法:加强管理,增施有 机肥和钾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结合采茶,及时摘下 病芽叶,减少侵染源;春茶萌芽期喷施杀菌剂,7?10天后 再喷药1次。必要时,秋季再喷药防治,以控制病害发展。

上一篇:内,
下一篇:茶芽枯病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新闻媒体或自媒体,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info@kongqueshuo.com    ,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孔雀说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孔雀说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孔雀说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评论列表
为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