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

魏晋南北朝以前茶叶产地

魏晋南北朝以前茶叶产地〔Tea producing area in Wei Dynasty, Jin Dynasty as well as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陆羽《茶经》引傅巽《七诲》:“南中茶子";西 晋孙楚《出歌》:“姜、桂、茶、舜出巴蜀《续搜神记》: “晋武帝时,宣城人秦精常入武昌山捋茗";《桐君录》:“西 阳、武昌、庐江、晋陵好茗,巴东别有真香茗”;《坤元录》: “辰州激浦县西北三百五十里无射山,……山多茶树”;《括 地图》:“临城县东北一百四十里有

茶史部 · 3年前 | 产地 茶叶
隋唐茶叶产地

隋唐茶叶产地〔Tea producing area in Sui and Tang dynasties〕 隋代茶事记载很少。唐代茶事大兴。晁载之 《续谈助》卷五引杨华《膳夫经手录》:“茶,古不闻食之,近 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至陆羽《茶经》第 一次列举全国茶叶产地:“山南以峡州上,襄州、荆州次,衡 州下,金州、梁州又下。淮南以光州上,义阳郡、舒州次, 寿州下,薪州、黄州又下。浙西以湖州上,常州次,宣州、 杭州、睦州、歙州下,润州、苏州又下。剑南以彭州上,绵 州、蜀州次,邛州次,雅州、泸州下

茶史部 · 3年前 | 产地 茶叶
宋元茶叶产地

宋元茶叶产地〔Tea producing area in Song and Yuan dynasties〕宋代茶叶大盛。产茶区域主要在长江流域和淮 南一带,其中以四川为多;其次是江南路、淮南路、荆湖路、 两浙路;福建路产茶最少。《宋史-食货志》中提到的南宋 产茶区域有六十六州军。综观宋代其他文献,宋时茶叶产 地,实际扩大到一百一十个州军。宋代茶叶分散茶、片茶两 种。片茶产区主要有兴国(今湖北阳新)、饶州(今江西波 阳)、池州(今安徽贵池)、虔州(今江西赣州)、袁州(今 江西宜春)、临江(今江西清江)、歙州

茶史部 · 3年前 | 产地 茶叶
明清茶叶产地

明清茶叶产地 CTea producing area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明代著名茶叶产地有浙江杭州的龙井、天台的 雁岩、括苍的大盘、东阳的金华、绍兴的日铸、长兴的罗蜘, 福建的武夷,湖南的宝庆,云南的五华,江苏的苏州虎丘、 天池,安徽休宁的松萝、霍山的大蜀等。清代由于国内市场 及对外贸易的需要,茶树种植范围扩大,面积、产量剧增。 清代檀萃《滇海虞衡志》:“普茶名重于天下,……出普洱所 属六茶山,一曰悠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 曰蛮福,六曰慢撒,周八百里,入山

茶史部 · 3年前 | 产地 明清 茶叶
茶叶区划

茶叶区划CDivision of tea plantation})按照生态和茶 叶经济条件基本一致的原则,对茶区进行的划分。中国茶区 广阔,分布在北纬18。?36。,东经92。?122。,自海拔数米 至2600米范围内。有茶园面积113万公顷,年产茶67. 6万

栽培部 · 3年前 | 茶叶
茶叶绿色食品基地

茶叶绿色食品基地CGreen food tea baseD 生产无污 染无公害商品茶叶的地域。1990年5月中国农业部在北京 召开全国农垦“绿色食品"工作会议,为满足人民对安全、 营养、保健食品的需求,决定建立生产基地开发与发展绿色 食品。提出了中国绿色食品工程,即优化生态条件,改进耕 作技术,采用优良品种,少施化肥,采用高效低毒、少残留 的农药,发展生物工程等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农副产品质量 和档次。绿色食品基地生产的产品标志由太阳、植物叶片和 蓿蕾图案构成,为中国首例质量证明商标注册,涵盖五大类 近千个

栽培部 · 3年前 | 茶叶
茶叶产量构

茶叶产量构成因素〔Constituting factors of tea yield 茶树各部器官或组织构成的茶树单位页积产量的因素. 茶树是以采叶为主的多年生经济作物,茶卜产量高低取决 于单位面积内茶树上可采新梢的数量和单怫叶的直■? 在茶树生育过程中芽叶败量和重量在不断说,但在不同 生育阶段、不同群体结构、不同茶树品种以麻同技术措■ 间,均表现出芽叶数,对产量的影响大于芽1lit的影响。 因此凡是能使新梢发1?密,抽得早,长得快,*生育期长, 标准芽叶重量大的茶树品种、生态条件和栽技术措施,都 将有助

栽培部 · 3年前 | 茶叶
茶叶采摘

茶叶采摘〔Tea plucking〕 亦称“摘山”、“摘茶”、 “采茶从茶树上采收鲜叶的作业。茶树叶片在树上生长约 一年而后凋落,以成熟叶片光合速率最高,6个月后,随叶 片老化而减弱,在干物质消耗中,采摘部分约占总量的 30%。故每年采摘须留适量新叶,产量才有基础。由于中国 茶区气候、生态条件差异明显,茶树品种繁多,茶类丰富, 茶区广大,采摘习惯不一,从而形成了采摘方法的多种多 样。按采摘方式可分为:手工采、机采、铁采。按采摘部位 分:打顶养蓬、留顶养标、留叶采等。按采摘嫩度分:嫩采、 中采、开面采、粗采

栽培部 · 3年前 | 茶叶
茶叶枯病

茶叶枯病CTea leaves blight^ 即“茶云纹叶枯病"。 茶炭疽CTea anthracnose^ 为害茶树叶片的真菌病 害。病原真菌学名:Gloeosporium theae-sinensis Miyake o 属

植保部 · 3年前 | 茶叶
茶叶象甲

茶叶象甲〔Tea weevil〕 即“茶丽纹象甲"。

植保部 · 3年前 | 茶叶
茶叶甲

茶叶甲CTea leaf beetle〕 亦称“毛股沟臀叶甲"。茶 树害虫。学名:Demotina fasciculata Balyo鞘翅目,肖叶甲 科。分布于中国江西、湖南、广东等地。寄主为茶树等。以 成虫咬食叶片为害。在局部地区零星发生。成虫体长3.5? 4.2毫米,宽1.8?2毫米。褐色至黑褐色,有金属光泽,体 背鳞毛较密。触角淡棕黄色,端部深褐色。头部刻点粗密,具 皱纹。前胸背板较宽,两侧呈圆弧形,具小锯齿。小盾片三角 形,侧缘稍弯曲,密披灰白色鳞毛。鞘翅基部圆隆,有1条横 凹,被灰白色鳞毛。年发

植保部 · 3年前 | 茶叶
茶叶瘦蟠

茶叶瘦蟠〔Tea purple mite〕 茶树害蟠。学名: Calacarus carinatus Greeno蝉蟠亚纲,痿蟠科。分布于中 国各产茶地区。寄主为茶和山茶。以幼、若蟠和成瞒刺吸茶 树叶片的汁液为害,受害叶片失去光泽呈 古铜色,叶质变脆,叶正面密布白色尘状 蜡质脱皮壳,发生严重时茶树大量落叶, 影响茶叶产量和树势。成蟠长卵形,长 0. 17-0.2毫米,紫黑色,头端有2对足, 体背有5条纵脊状白色絮状物。两侧各有 4根刚毛,排成1列,末端另有1对刚毛。 后半体有皱褶环纹。卵白色,圆形扁平,半

植保部 · 3年前 | 茶叶
茶叶中农药残留

茶叶中农药残留CPesticide residue in teaD 农药使用 后残留在茶叶中的微量农药及其代谢降解物的总称。残留 的数量称残留量,以每千克茶树鲜叶或成茶中有多少毫克 (或微克)表示。农药残留主要由直接施药引起。由于各种 农药的物化性质不同,其持久性也不同。通常用半衰期(即 降解50%所需要的时间)来表示各种农药的残留期。如辛 硫磷在茶树鲜叶上的半衰期为0.2?0.5天,杀螟硫磷为 0.5天,漠氧菊酯为2.80天。农药在喷施后的降解规律是 开始速度快,成直线下降,以后逐渐变慢,到一个相当低的

植保部 · 3年前 | 茶叶
茶叶中农药最高残留限量中国)

茶叶中农药最高残留限量(中国)CMaximum residue limit of pesticide in tea issued in China〕 由中国政府或有 关部门制订并颁布实施的茶叶中农药最高残留限量 (MRL)的标准。1979年中国由农业部颁布部颁标准,1984 年颁布国家标准,先后制订和颁布六批茶叶中MRL标准 18个,1979年中国卫生部制订和颁布了茶叶中“六六六”和 “滴滴涕"的MRL标准2个,并在不断修订中,1999年 MRL标准已超过20个;其中六六六、滴滴涕、氤戊菊酯、 顺式氧戊菊

植保部 · 3年前 | 茶叶
茶叶生物化学

茶叶生物化学(1) CTea biochemistry^ 茶学的分支 学科。研究茶树各个器官化学成分的性质、生物合成、转化 途径与变化规律,包括静态茶叶生物化学、动态茶叶生物化 学、制茶生物化学、茶鲜叶品质生物化学、成茶品质生物化 学、茶种质资源生物化学、茶叶贮藏生物化学等分支。本学 科的形成从研究茶叶品质的成分开始,1827年发现茶叶内 的嗦吟碱化合物。随后开始对个别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20 世纪30年代开始,对儿茶素的性质、结构,氧化酶类及氧 化机制,茶叶氨基酸等方面都作了较深入的研究。20世纪 50

化学部 · 3年前 | 茶叶
静态茶叶生物化学

静态茶叶生物化学CStatic tea biochemistry^) 研究组 成茶树的各种化合物的含量、存在部位、理化性质以及它们 与茶叶品质的关系的学科。

化学部 · 3年前 | 茶叶
动态茶叶生物化学

动态茶叶生物化学〔Dynamic tea biochemistry^ 研究 组成茶叶的各种化合物的生物合成、转化与分解、茶树的生 态条件和栽植技术,以及新陈代谢及其变化的学科。

化学部 · 3年前 | 茶叶
茶叶加工化学

茶叶加工化学 CChemistry of tea processing) 即"制 茶生物化学

化学部 · 3年前 | 茶叶 茶叶加工
茶叶品质成分

茶叶品质成分 CQuality-related constituents of tea〕 在茶叶色、香、味品质形成中起主导作用的化学成分。茶叶 品质是人的视觉、嗅觉、味觉对所有品质成分的感官综合反 映。茶叶品质成分的种类、含量与组成比例都影响茶叶品 质,依照各种品质成分所起作用的性质不同,又可将其分为 色泽成分、滋味成分(或呈味成分)和香气成分。

化学部 · 3年前 | 品质 茶叶
茶叶风味物质

茶叶风味物质〔Flavouring substances of tea3 构成 茶叶风味的物质组合体。具有嗅感和味觉的物质,以一定比 例和形式组合,给人以综合性的风格特征,在较长时间内相 对稳定,可以重复出现,应在以后得以感知和记忆。这些物 质的组合在感官上的综合反映即“风味"。茶的风味物质可 分为挥发性物质和滋味物质两大类。它们赋予各茶类以各 自不同的风格和级别;亦能如实反映出正常茶与劣变茶、新 茶与陈茶、嫩茶与粗老茶等的区别。但嗅觉器官受最低感知 浓度(阚值)、化合物挥发性蒸气压、人的嗜好等多种因素

化学部 · 3年前 | 茶叶
茶叶色泽物质

茶叶色泽物质CColouring substances of teaD 鲜叶和 成品茶中构成外形色泽、叶底颜色和茶汤汤色的物质的总 称。按化学结构可分为毗咯类色素(如叶绿素类)、多烯类 色素(如类胡萝卜素、叶黄素)、酚类色素(如花青素、儿 茶素类氧化产物)、醍酮色素(如黄酮素)和色素原(如焦 糖色素、类黑色素、氧化型抗坏血酸)等。按照其溶解性可 分为脂溶性色素和水溶性色素两大类。脂溶性色素主要指 叶绿素及其降解产物、类胡萝卜素等;水溶性色素主要指花 青素、花黄素类、儿茶素氧化产物(茶黄素、茶红素、茶褐 素

化学部 · 3年前 | 茶叶
茶叶挥发性物质

茶叶挥发性物质CVolatile substances of tea3 茶叶中 易挥发物质的总称。已发现600种左右,按化合物性质分类 有碳氢化合物、醇、醛、酮、酯、内酯、酸、酚、含氧化合 物、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等。茶叶挥发物中大部分为有 香成分,即香气成分,还有一部分属异味成分,分别对茶叶 品质产生正、负影响。茶叶挥发性物质的数量与品种、栽培 方式、茶园土质、海拔、加工方式有关。其来源可分为两大 类,即鲜叶中原有的挥发物,如青叶醇、青叶醛等少数C5、 C6醇和醛类物质,及在各不同加工阶段经水解或热反

化学部 · 3年前 | 茶叶
茶叶香气物质

茶叶香气物质CAroma substances of teaD 亦称“挥 发性香气组分(VFC)”。茶叶中由嗅觉感知到的有香味的物 质的总称。依化学成分可分为:非藉烯醇类低沸点组分 (VFC I ),包括1-戊烯-3醇、顺-2-戊烯-1-醇、顺3己烯- 1-醇、反-2-己烯醇以及反,反-2, 4-庚二烯醛等;希烯醇类 高沸点组分(VFCU ),包括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香叶 醇、紫罗酮、伙紫罗酮、橙花叔醇、顺茉莉酮、雪松醇、 吗I噪等。依香气类型分为:有嫩叶清爽清香型的顺-3-己烯- 1-醇及其酯类;铃兰

化学部 · 3年前 | 茶叶
茶叶滋味物质

茶叶滋味物质〔Tasting substances of tea3 茶叶中由 味觉所能感觉到的茶味构成物的总称。由酸、甜、苦、涩、 鲜、咸等味素构成。人们对茶可溶成分中鲜、涩、苦三种主 要味素的阈值较低,这三类味质成分的浓度组合的差别,构 成了茶滋味和风格的千差万别。传统的感官审评对茶汤滋 味的各种表述,是茶汤味要素综合效应的反馈。影响茶叶滋 味物质的组成及比例的因素有品种、栽培条件、物候、采制 及贮藏等。

化学部 · 3年前 | 茶叶
茶叶涩味物质

茶叶涩味物质CAstringent substances of tea〕茶叶中 能引起收敛感并产生涩味的成分的总称。主要有茶多酚类、 醛、铁等物质,其中儿茶素类尤为重要。酯型儿茶素苦涩味 较强,非酯型儿茶素爽口、涩味弱o绿茶茶汤滋味的主体是 苦涩味,醋型儿茶素在芽叶中含量较高,一般占茶芽叶干物 质的12%?19%,而其味阚值为750毫克/升,是影响茶味 浓淡、品质优次的主要成分。黄酮醇有苦涩味,但含量较少。 酚酸、缩酚酸和碱性氨基酸为酸涩味,在茶叶中含量较多, 一般为茶叶干重的5%。

化学部 · 3年前 | 茶叶
最新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