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山CBaihe Mountain〕山名。在今湖南湘阴境内。 清乾隆《湘阴县志》:“茶,产文家铺,又一种产白鹤山,极 佳。"清道光《湘阴县志》:“茶,种植亦多,产南泉寺白鹤 山者,较他处颇佳。”历史上以产优质茶著称。

茶史部 | 鹤山

辰州CChenzhou^旧州名。隋废沅陵郡改置辰州,辖 今湖南沅陵以南、沅江流域以西的地区。陆羽《茶经》引 《坤元录》:“辰州淑浦县西北三百五十里无射山,云蛮俗当 吉庆之时,亲族集会歌舞于山上。山多茶树。"明正德《湖 广图经志书》:“辰州府,茶。各州县皆出。”民国《湖南各 县调查笔记》:“沅陵,又界亭镇产茶,每年出细茶叶亦多, 其味清香。茶叶出口,获利颇饶,足以补其乏也。辰溪,以 桐、茶为出产大宗。”为湖南古时的重要茶叶产地。

茶史部

芙蓉山CFurong Mountain^ 亦称“青羊山山名。 位于湖南宁乡西,接安化界。宋时,茶已“山崖水畔,不种 自生气清代陶满《芙蓉江竹枝词》:“才交谷雨见旗枪,安 排火炕打包箱。芙蓉山顶多女伴,采得仙茶带雾香。”所制 芙蓉青茶列为贡品。1959年其地创制名茶“安化松针”,为 绿茶珍品。

茶史部

青羊山CQingyang Mountain^ 即"芙蓉山

茶史部

茶山(3) CChashan Mountain^! 亦称"景阳山"。山 名。在湖南茶陵东部。明代曹学俭《名胜志》:“史记炎帝葬 于茶山之野。茶山,即景阳山也。以林谷间多生茶茗,故名。" 景阳山 Cjingyang Mountain^ 即"茶山(3)"。

茶史部

茶水(2) CChashui Stream^ 溪名。因山谷溪旁多生 茶而得名。源出湖南茶陵城东景阳山,向西流入洙水。清嘉 庆《茶陵州志》:“景阳山,在州东接江西吉安府永新县界, 一名茶山。"《舆地纪胜》:“在县东百二十里,茶水源出此。"

茶史部

南岳山(2) CNanyue Mountain〕 亦称"衡山山名。 位于湖南中部。清乾隆《南岳志》:“茶,岳产特丰,谷雨前 采芽焙之,煮以峰泉,味甘香不减顾渚。"

茶史部

衡山〔Hengshan Mountain〕 即"南岳山(2)"。

茶史部 | 衡山

高桥CGaoqiao^l地名。位于湖南长沙市郊。产名茶 “高桥银峰"。郭沫若有《初饮高桥银峰茶》诗。

茶史部

碣滩CJietan^ 地名。因江中岩石竖立似碑得名。位 于湖南沅陵城东北,沅江沿岸。唐《翰苑集》列碣滩茶为名 茶,曾入贡。今为名茶产地,建有碣滩茶场。

茶史部

潭州CTanzhouJ 旧州名。隋时辖今长沙。唐、宋时 辖境有所扩大。唐时出阳团茶。五代毛文锡《茶谱》:“潭、 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乡人每年采撷不过十六七斤。其 色如铁,而芳香异常,烹之无滓也。”长沙还产石楠茶。宋 代王存等《元丰九域志》:“潭州……土贡茶叶一百斤。"其 地产独行灵草、片金、金茗等片茶。

茶史部

古劳CGulaoJ 地名。在今广东鹤山北部。明初,因 古、劳两姓祖先到此定居建埒得名。清乾隆《鹤山县志》: “古劳之丽水、冷水山阜皆植茶,其最佳者曰雨前,生石地 者尤良,味匹武夷而带芳,婚礼多用之。”现为古劳茶和古 劳银针茶产地。

茶史部 | 古劳

凤凰山(2) CFenghuang Mountain?) 山名。位于广东 潮安。茶树品种“凤凰水仙”原产地。山上有宋、元、明、 清各代栽培茶树千余株。

西樵山CXiqiao MountainZl 山名。位于广东南海官 山坪附近。清乾隆《南海县志》:“茶多产,出西樵。"是志 《流寓》载,唐人曹松,舒州人,“南游广州,山川胜处必流 连累日。常至南海西樵山,栖迟久之,移植顾渚茶于山中, 教山民焙茶,至今樵茶甲于南海。”

茶史部

和平(2) CHepingJ 县名。在广东河源北部东江上游。 清乾隆《和平县志-物产》:“历史上多产茶,以九连山茶最 有名。"

茶史部

海阳CHaiyangJ 旧县名。位于广东东部,即今潮州 潮安。明万历《广东通志》:“海阳县西南四十里曰桑浦山, 高约二百丈,周五十里,产茶。"清康熙《海阳县志》:“潮 地茶佳者罕至,今凤山茶佳,亦云待诏山茶,亦名黄茶。”产 “凤凰水仙"的凤凰山即在境内。

茶史部

韶州CShaozhou^ 旧州名。隋改东衡州为韶州。唐时 辖境相当今广东韶关及曲江、乐昌、仁化、南雄、翁源等地, 均产茶。陆羽《茶经》:“岭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 明万历《广东通志》:“韶州府,多茶。"清同治《韶州府 志》:“茶。产罗坑大铺乌泥坑者,色红味醇,经宿不变。南 华制茶,味甜香浓,以少置为佳。毛茶,出西山,有白毫, 苦涩大寒,消暑解热,去积滞。乐昌茶,味甘平,可供常饮。” 现为红碎茶产区。

茶史部

六重CLiubaoD 地名。位于广西苍梧。清同治《苍梧 县志-物产》:“产茶多贤乡六堡,味厚,隔宿不变。"民国 《广西通志稿》:“六堡茶,产苍梧。苍梧茶叶出产之盛,以 多贤乡之六堡及五堡为最,六堡茶尤为著名,畅销于穗、佛、 港、澳等埠。"

茶史部

酉山(1) CXishan Mountain^ 山名。位于广西桂平 城西,亦名“思灵山"。清雍正《广西通志》:“西山茶,出 桂平西山。”

茶史部

和平(3) CHeping^ 乡名。在广西龙胜,以产龙脊茶 闻名。

茶史部

都茗山CDuming Mountain〕 山名。位于广西邕宁。 因山出茶而得名。北宋《太平寰宇记》:“邕州上林县,都茗 山在县西六十里,其山出茶,土人食之,因呼为都茗山。"清 乾隆《南宁府志》:“茶出宣化之都茗山。"《邕宁县志-物 产》:茶,“都茗山产者佳"。

茶史部

象州CXiangzhou^ 旧州名。隋置,1912年改为象县, 即今广西象州县。陆羽《茶经》:“岭南,(茶)生福州、建 州、韶州、象州。"民国《象县志?林产》:“象地宜茶,载 于陆羽《茶经》,洵非虚构。盖本县境内,皆可种茶。而所 产茶叶,以色香味三者言之,实不让各地名种。”

茶史部

涪州〔Fuzhou〕 地名。三国置,即今重庆涪陵。东晋 《华阳国志》:涪陵郡,巴之南鄙,“无蚕桑,少文学,惟出 茶、丹漆、蜜蜡。”其地产茶早,但旧时品质不高。五代毛 文锡《茶谱》:“涪州出三般茶,宾化最上,制于早春;其次 白马,最下涪陵。”民国《涪陵县志》:“白马及东西里(涪 陵江左右),产茶虽多,诚无上品,惟长里梓里场属之方坪 所产,色香味俱佳;而地不过数十亩,树仅数十株,产额少。"

茶史部

巴东(2)〔Badong〕 郡名。东汉置。治所在今重庆 奉节东部,地控三峡之险。《桐君录》:“巴东别有真名茶,煎 饮令人不眠。”

茶史部

丈人山CZhangren Mountain〕 “青城山"的古名。位 于今四川都江堰市区西南。盖因群峰环卫,状若城郭而得 名。陆羽《茶经-八之出》注:“蜀州青城县生丈人山,与 绵州同。青城县有散茶、末茶。”

茶史部
百科相关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