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茶CBuddhism and teaj 茶与佛教的关系。佛 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到魏晋南北朝时,至少在江淮以南寺庙 中的僧侣,已有尚茶之风。唐时北方禅教大兴,促进了饮茶 的普及,进而推动了茶叶生产。佛教禅宗的饮茶风尚受到佛 教各宗各派的重视。在名寺大庙中,均设有专门茶寮、茶室, 一些法器亦用茶命名。中唐后,南方许多寺庙都种茶,出现 无僧不茶的嗜茶风尚。唐代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记 载山僧种茶、采茶、炒制及沏饮香茶的情景。中国寺庙饮用 茶叶、崇尚茶叶,且生产、研究、宣传茶叶,故有“自古名 寺出名茶”

茶俗部

道教与茶CTaoism and teaj 茶与道教的关系。道教 为中国汉民族的宗教,自东汉汉安元年(142)张道陵倡导 于四川鹤鸣山之后,名山胜境,道观林立。道观四周凡可种 茶之处,无不种植茶树。宫观道士以茶作为祭献、祈祷、斋 戒之品,道教门徒宣扬茶对人体的营养和药理功能,提倡以 茶会友。中国一些古老名茶系由道教徒最先种植和制作。道 教对茶的传播起到推动作用。参见“品茶议道气

茶俗部

伊斯兰教与茶〔Ishnnisin and tea3 茶与伊斯兰教的 关系。伊斯兰教在中国西北边陲的回、维吾尔、哈萨克、乌 孜别克、塔塔尔、塔吉克、柯尔克孜、东乡、撒拉、保安等 民族地区传播最广。从教义上讲,他们“禁酒倡茶”,认为 茶能给人以道德的修炼,使人宁静清心。西北地区气候高 寒,蔬菜缺乏,人们以食牛羊肉及奶制品为主,茶有生津止 渴、去腻消食作用,成为穆斯林生活中与粮食一样重要的必 需品。“以茶待客"为穆斯林之风尚。参见“禁酒倡茶"。

茶俗部

基督教与茶〔Christianity and tea3 茶与基督教的关 系。基督教与茶关系密切的是三大教派之一的天主教,于元 代传入中国。公元1556年葡萄牙神父克鲁士(Cruz)来华 传播天主教,1560年回国,向欧洲介绍中国饮茶及茶的知 识:“凡上等人家习以献茶敬客,此物味略苦,呈红色,可 以治病,作为一种药草煎成液汁。”以后,意大利传教士利 玛窦(Matteo Ricci).威尼斯牧师勃脱洛(Botero)、意大 利牧师利赛(Ricci)等相继来华,回国后都曾介绍中国饮 茶习俗。勃脱洛《都市繁盛原因

茶俗部

大茶会CTea meeting in large scaled 藏传佛教寺院 中的一种集会方式。聚会饮茶并讲论佛理,不定期举行,少 则几十人,多则数千人参加。据二百多年前到西藏的葡萄牙 传教士忽克《靶粮-西藏中国旅行记》记载:“(喀温巴穆 大喇嘛庙)聚集四方之学生及甚多之巡礼者,开大茶会。笃 诚信仰之巡礼者,用茶款待全体喇嘛。事虽简单,然而为非 常之大举动,费用浩大。四千喇嘛,各饮两杯,须费银五十 六两。行礼仪式亦足惊人。无数排列之喇嘛,披庄严之法衣 而静坐,年轻人端出热腾腾之茶釜,施主拜伏在地,就分施

茶俗部

熬广茶 CDecocting guangcha in lamasery〕 藏、蒙等 少数民族对藏传佛教寺院礼佛布施的俗称。流传于西藏、青 海、内蒙古等地区。藏传佛教僧侣习惯在吃饭前,先熬制一 锅酥油茶,以便在开饭时与食物一起吃。故到寺院礼佛的 人,都必须熬广茶,并于僧侣喝茶时布施。

茶俗部

寺院茶CTemple teaD 寺院产的茶。佛教僧众,茶禅 结缘,饮茶成风,故寺院普辟茶园,焙制“寺院茶”,以供 佛、待客和自用。各名山宝刹创制出多种名茶,如:杭州法 境寺香林茶、龙井寺龙井茶,余杭径山寺径山茶,天台国清 寺华顶茶,景宁惠明寺惠明茶,临安禅源寺天目青顶、普陀 寺佛茶,四川甘露寺蒙山茶,江苏洞庭水月院碧螺春,云南 感通寺感通茶,福建武夷山武夷寺岩茶等均为寺院茶。

茶俗部

击鼓饮茶〔Tea drinking with beating drumj 寺院按 时击鼓通知饮茶之习俗。鼓多置于法堂西北角。宋代林逋 《西湖春日》诗:“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陈 造《县西》诗:“茶鼓适敲灵鹫院,夕阳欲压赭圻城。”

茶俗部

寺院茶会CTea meeting in temple〕佛教寺院茶俗。逢 教门盛事,特大祈祷,新任住持升座等庆典,寺院常举办盛 大茶会以示庆贺。后范围逐浙扩大,也用于檀越信众,与众 僧结缘。

茶俗部

收茶三等 CThree grades of collected teaj 寺院茶俗。 唐代冯贽《云仙杂记》:“觉林寺志崇,收茶三等。待客以惊 雷荚,自奉以萱草带,供佛以紫茸香。盖最上等以供佛,而 最下以自奉。”指当时寺院中僧徒将收藏之茶叶分三等,供 不同对象饮用。

茶俗部

施茶CProviding tea in charityj 江浙民间施舍茶水 的慈善活动。旧时多流行于江浙两省城镇及乡村的夏收季 节。酷暑之际,正值夏收,村口、庙前、埠头、凉亭等处都 摆出大茶壶,烧水泡茶。行人路经此处或农民劳动口渴,均 可自行倒茶饮用,不必付钱,直至秋凉为止。该社会慈善活 动由施茶会负责,施茶会由地方有名望、热心公益的人士组 成。经费由募捐集资解决,收支账目张榜公布,有公众监督。 此习俗现今在部分乡镇仍保留。

茶俗部

施茶会〔Tea-providing society〕 施茶活动的组织机 构。参见“施茶”。

茶俗部

饮茶宜忌CAvoidance in tea drinkingj 品茗注意事 项。徐珂《清稗类钞》:“冯正卿名可宾,益都人。明湖州司 里,入国朝,隐居不仕,嗜茶。”强调“饮茶之所宜者,一 无事,二佳客,三幽坐,四吟诗,五挥翰,六倘佯,七睡起, 八宿醒,九清供,十精舍,十一会心,十二赏鉴,十三文 僮"。“饮茶亦多禁忌,一不如法,二恶具,三主客不韵,四 冠堂苛礼,五荤肴杂陈,六忙冗,七壁间案头多恶趣"。冯 氏“饮茶七忌十三宜”提出饮茶应注意时间、场所、器具、 茶友、意境等,以确保品茶情趣之高雅。

茶俗部

茶道CTea ceremonyD 以吃茶为契机的综合文化活 动。起自中国,传至海外,并在域外形成日本茶道、韩国茶 礼等。茶道之“道”,有多种含义:一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本 体;二指事理的规律和准则;三指技艺与技术。茶道强调环 境、气氛和情调,以品茶、置茶、烹茶、点茶为核心,以语 言、动作、器具、装饰为体现,以饮茶过程中的思想和精神 追求为内涵。茶道在品茶约会的整套礼仪、排场中体现个人 修养。因此,它是有关修身养性、学习礼仪和进行交际的综 合文化活动。茶道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涉及艺术、 道德、哲学、宗教

茶俗部 | 茶道

九难CNine difficulties of tea〕 茶学技艺。陆羽《茶 经-六之饮》:“茶有九难,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 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阴采夜焙 非造也,嚼味嗅香非别也,膻鼎腥瓯非器也,膏薪庖炭非火 也,飞湍壅潦非水也,外熟内生非炙也,碧粉缥尘非末也, 操艰搅遽非煮也,夏兴冬废非饮也。”这里陆羽指出茶学技 艺九种,前面指九件茶事难以掌握,后面则着重指出要避免 各种不当处理。说明茶叶虽是日常饮品,但要精通其艺也绝 非易事。

茶俗部

唐煮宋点〔Boiling tea in Tang Dynasty and pointing tea in Song Dynasty〕古代品茶方式。唐代以煮茶为主,宋 代以点茶为主。唐代茶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之分,因 而取茶煮饮之法亦有不同。粗茶须击碎,散茶须干煎,末茶 须炙焙,饼茶须捣碎,都是把茶叶放入容器中煮煎。故统称 “唐煮"。参见“煮茶(1)”。后来,饼茶的加工技术更加精 细,其煎饮方式也更为讲究。先将茶饼碾成末,后入鼎中以 水煎熬。至宋代,茶叶品评技艺由煎茶发展为点茶。点茶即 将茶叶置杯中,用

茶俗部

斗茶CTea competition^) 亦称"茗战”。贡茶的兴起, 使相互评比茶叶品第的斗茶应运而生。宋代范仲淹《和章岷 从事斗茶歌》:“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揭示 了斗茶与贡茶的因果关系。宋代唐庚《斗茶记》载斗茶场景。 斗茶者二三人聚集在一起,献出各自所藏珍茗,烹水沏茶, 依次品评,定其高下。表明斗茶是一种茶叶品质评比方式, 不同于唐代陆羽以精神享受为目的的品茶。宋徽宗赵佶《大 观茶论》云:“天下之士励志清白,竞为闲暇修索之玩,莫 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校箧笥之精,争鉴裁之妙,虽否士 于此

茶俗部

茗战CTea competition^ 即"斗茶”。旧题唐代冯贽 (或以为宋代王铿伪作)《云仙杂记》卷十:“建人谓斗茶为 茗战。”宋代吴儆诗:“睡馀岂是惊军将,茗战都缘避作家。” 清代余怀《板桥杂记-雅游》:“酒兵茗战之馀,微闻菊泽。”

茶俗部

点茶〔Pointing也0 ?犹泡茶。宋代苏轼《送南屏 禅师》:“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蔡襄《茶 录》:“凡欲点茶,先须增盏令热,冷则茶不浮。"《水浒传》 第二十四回:“王婆一边自点茶来吃了。”?泡茶技艺之一, 与“煎茶”、“煮茶"相区分。因以瓶滴注为点,故名。宋代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六引《学林新编》:“茶之 佳品,皆点啜之,其煎啜之者,皆常品也。"蔡襄《茶录- 点茶》:“钞茶一钱七,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 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点茶盛行于宋代,故有“唐煮 宋点"之说

茶俗部

煎茶(2) CDecocting teaD 烹茶。因用水煎熬茶汤, 故名。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饮茶》:“自邹、齐、沧、棣, 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五代孟贯《赠栖隐 洞谭先生》诗:“石泉春酿酒,松火夜煎茶。”煎茶之法起于 何时何地,史无确征。西晋郭义恭撰《广志》,已有“膏煎 之"语。《桐君录》则载:“西阳武昌晋陵皆出好茗,巴东别 有真香茗,煎饮令人不眠。"唐代中叶已盛行煎茶,故陆羽 著《茶经》力倡煎饮法。唐代流行饼茶,须经炙、碾、罗三 道工序,将饼加工成细末状颗粒的茶末,再进行煎茶。煎茶 包

茶俗部

煎茶四要 CFour elements for tea boiling〕 煎茶技艺。 明代高濂《遵生八笺》卷十一载:“煎茶四要:一择水。凡 水泉不甘,能损茶味。故古人择水最为切要。山水上,江水 次,井水下。山水乳泉漫流者为上,瀑涌湍激勿食,食久令 人有颈疾。江水取去人远者,井水取汲多者。如蟹黄、混浊、 咸苦者,皆勿用。二洗茶。凡烹茶,先以热汤洗茶叶,去其 沉垢冷气,烹之则美。三候汤。凡茶须缓火炙,活火煎。活 火谓炭火之有焰者,当使汤无妄沸,庶可养茶:始则鱼目散 布,微微有声;中则四边泉涌,累累连珠;终则腾

茶俗部

煮茶(1) CBoiling teaj 较为简单原始的茶饮制作方 法。因将茶叶放入锅里水煮,故称。西晋郭义恭撰《广志》, 即云:“茶丛生,真煮饮为茗茶。"东晋郭璞注《尔雅》“榄, 苦茶",亦云"可煮作羹饮"。南北朝后魏元欣所撰《魏王花 木志》也载:“茶,叶似桅子,可煮为饮。"唐代杨华《膳夫 经手录》:“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 是为茗粥。"中唐还保留着煮茶“吃茗粥"的饮茶习惯。稍 后陆羽《茶经-六之饮》总结饮茶方式:“饮有粗茶、散茶、 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

茶俗部

熬茶〔Decocting tea〕 ?一种加作料煮成的茶。清代 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十:“芽茶得盐,不苦而甜。古人煎 茶必加姜盐……今内廷皆用熬茶,尚有古意。"?烹茶方法。 流行于西北、青藏高原一带。因该地气压偏低,沸水不到 100°C,难以使砖茶(粗老茶)冲泡出茶汁,故将其碾碎放 入锅中,熬出茶汤,以供饮用。?藏、蒙等少数民族到藏传 佛教寺院礼佛布施之俗称,亦称“熬广茶”。参见“熬广 茶"。

茶俗部

烹茶〔Boiling tea〕 煮茶、煎茶或沏茶的通称。汉代 王褒《僮约》:“腿芋脍鱼,黑鳖烹茶。”此为煮茶。近人徐 珂《清稗类钞》:“欲烹茶,须先验水。”“烹时须活火,活火 者,有焰之炭火也。即沸,以冷水点注,再沸再点,如此三 次,色味俱进。"此即煎茶。清代陆嵩《鬻儿行》:“儿年虽 幼颇有知,扫地烹茶习已熟。"此指沏茶。参见“煮茶(1)”、 “煎茶

茶俗部

茶担〔Tea supplier〕 流动的卖茶方式。以担挑或以 车推,至小巷深院、集墟闹市,“点茶汤以便游观之人"。宋 代范祖述《杭俗遗风》所载茶担包括“锡炉二张,其杯箸、 调羹、瓢托、茶盅、茶船、茶碗等等”,“无不足用气

茶俗部
百科相关
百科推荐